成交与否,有时候只在于与客户的“一面之缘”,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觉得这个销售看起来很自信,他的产品应该也不错。
自信的销售本身就是“活广告”,你如何表现,事关最终的销售结果。
不过,有些销售过于“诚实”,感觉自家产品并没有多好,于是,在与客户交涉过程中,会显露出躲闪、回避的感觉,这样干销售,等于在砸自己的饭碗,不要说有前途,就是顺利的签单恐怕都不会多。
对自家产品持续怀疑、否定,不能自拔者,我劝你还是别干销售了。
产品完美了,还要销售干嘛?
朋友小程做销售已经5年多了,非常出色,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任销售总监,平时我们几个人聚会时,他也会聊聊工作上的事儿。
有一次,大家互相吐槽自己的公司,有的说公司企业文化太沉闷,有的说自家老板待员工很苛刻,有的说公司的管理问题很大,小程说自己公司的产品也是问题多多。
有朋友转身质问他:“既然你们的产品这么多问题,你怎么忽悠那些客户跟你签单的?你这算不算“行骗”啊?哈哈……”
小程一本正经地说:“行骗算不上,你们得清楚,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完美的产品,否则,要销售来做什么?”
他继续说,自己部门的有些同事,总是把“丢单”归咎于公司产品的问题,抱怨自家的产品要么价格太高,要么没有知名度,要么就是某处有缺陷,总之,跟他的销售能力无关。
每每听到这类言论,小程总会“教育”大家一番,如果你选择干销售,选择了这家公司,你就得首先认可自己的产品,否则,负面的情绪带到实际工作中,就会对你的业绩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
小程跟我们说,这是一个工作的心态问题,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如果你不能接受一个不完美的产品,那索性就不要开始这份工作,既然已经确定去做,就得抛下一切“思想包袱”,只有先说服了自己,才能更好地说服客户。
如果有完美的产品,苹果就不必年年迭代技术,推出最新iPhone;如果有完美的产品,销售这个行业就不复存在。
因此,作为销售,首先要攻克自己内心这一关,无论你是在中小企业,还是世界500强公司,你所接触到的产品,无一例外,总有它的“短处”。
认识到这一客观事实后,再调整好心态,自信地与客户谈判。
那么,在产品方面,通常导致销售人员“不自信”的根源有哪些?又该如何化解呢?
产品“名不见经传”1
对于知名品牌,客户已经对其产品有足够的认知度,销售人员几乎没有“用武之地”,越是大众缺乏了解,即“名不见经传”的产品,才越需要销售人员发挥自己的才能。
因此,有的人抱怨自家产品没有知名度,客户不买账,完全是对自家产品没有信心的表现,持有这样的心态去说服客户,成交自然就难上加难了。
比如奢侈品香奈儿、GUCCI、阿玛尼、爱马仕等,当这些知名品牌面对消费者时,只要客户认准某一品牌,基本是进入直接购买的阶段。
而对于一些小众的、新生的产品,就需要销售人员发动脑筋,充分挖掘产品自身的特点,制造卖点,自信地展现给客户,以自己的方式说服客户接受。
“没有知名度”看起来是缺点,换个角度看,也是展示销售能力的契机,产品的“可塑性”更强、更灵活,只要抓住客户的需求,就能顺势推介符合期待的产品。
产品价格太高2
在与客户谈判之际,对方常常以“价格太贵”为由而拒绝签单,此时,销售人员应该稳住心态,如果还有降价空间,可以采取降价策略,如果到了不能再降的地步,就要试探客户的购买意愿是否强烈。
如果客户的需求意向明显,那么,价格一定不是最重要的,否则,再如何降价,客户不想买,还是不与你签单。
因此,销售人员不要因为客户说价格太高,最终没能成交,就抱怨自家产品的价格太高,如果连自己都怀疑价钱太贵,那么,一听到客户抱怨价钱,自己就乱了阵脚,客户一旦察觉,仿佛错处落了实锤,自然不必再谈了。
产品设计存在缺陷3
有的销售人员对自家产品有过体验,并觉察出了“缺陷”,但仍然要进行销售,于是,面对客户时,在不自信中还夹带着一点“愧疚”,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去销售,结果自然不会好到哪儿去。
产品存在一定缺陷,销售人员可以将意见反馈给生产部门,但是,不要把这种情绪带到销售中去,以至于影响成交。
这就好比医生为了给病人治病,开了一种口感糟糕的药品,虽然药的味道十分“恶劣”,但是,只要该产品能治病,能满足患者对于健康的需求,产品味道的“缺陷”,医生大可以忽略不计,更不必因此对患者怀有“愧疚”之意。
做销售也是同理,洞察客户需求,坚信自己销售的是最好的产品。
“自信比黄金更重要”,干销售,就是要认可自己的产品,先给自己“洗脑”,再去“洗脑”客户,才能在这一行顺利地做下去。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或已标明来源,纯属学习与公益需求,版权及观点归属原作者。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来源不明的文章,如果涉及到版权要求,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并按要求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