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还在和你一起纠结午饭吃啥的同事,今天早上突然交了辞职申请跟你撒由那拉了。这可不得了,关于“跳槽”这个念头,你想了可不止七八回。
不过你嘴上说着想辞职,身体倒是很诚实地打开改了一星期的PPT,等着饭点的到来。抽空逛一逛论坛,看到某个吐槽90后又双叒叕跳槽了的帖子,赶紧回一句“没在一个岗位上坚持耕耘三年不足以谈人生!”摸着油腻腻的键盘,觉得自己简直隐忍而伟大。
好吧,在互联网时代,坚持三年不跳槽的确值得颁发一个稳定型员工的称号,但等一等,稳定,可并不代表你有价值。
在同一岗位上工作三年的员工
第一个被淘汰的就是你
美国学者库克(Kuck)曾提出过一条曲线,说的是我们在工作中的创造力发挥程度,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改变的过程:
A-B这个阶段是我们进入一家公司工作的头两年,此时我们的创造力处于稳步上升期;工作第2-3年是创造力发挥的最佳期B-C阶段;3年以后,我们的创造力会进入衰减稳定期D-E阶段。也就是说,我们在同一个岗位上的工作创造力较强的时期,最多只有3-4年时间而已。
库克曲线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开辟新工作领域的实践中,来激发和保持自己的创造力,走完一个S型曲线,再走下一个S型曲线。换句话说,如果你已经走完了这根曲线,而你的职位却并没有任何变化,既没有内部调动也没有加薪迹象,那么小巴劝你,是时候辞职了,用一句非主流的话来说,此时辞的不是工作而是寂寞。
对公司来讲也是一样的:一个员工在一个公司同一岗位能给公司带来正毛利的时间,只有三年。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一个公司三年没有任何变化或者提升,基本就被归为失败品了,因为在公司看来你已经不再能为其创造利润价值了。如果把员工比作产品,在同一岗位上工作一年的是问题产品,工作两年的是明星产品,工作三年的是现金牛产品,工作三年以上的就是瘦狗产品。什么是瘦狗产品?第一批被淘汰的就是它。
所以说,工作三年迟迟不给你涨薪升职,可长点心吧,这是在给你释放“赶人信号”呢。
这个时候,于己于企,“跳槽”都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而且你会发现,只有跳槽,你的薪水才能涨得上去,你的潜意识也会认为自己找到了更合适的位置。
跳槽前:评估身价+采集信息
既然要跳,我们当然要确定跳的是槽而不是坑了。
第一步,先评估好自己的市场价格:
你现在的市场价格
=
你现在收入×(1+工作年限×10%)
确定好自己的市场价格,接下来就是采集信息,看看哪些公司的哪些岗位达到自己的期望薪资了。
一共有三种信息采集来源:
①传统招聘网站
比如老牌的智联、51、英才网等。
②职场点评类网站
许多就职员工会在此类网站上晒出工资单
③职场类社交媒体
脉脉、知乎等都可以匿名提问;LinkedIn和在行,都可以通过与目标公司的在职员工进行询问与沟通。
用上面的方法,你不仅可以查到一家公司以往的薪资待遇,同时也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内部口碑。
如何判断目标公司是否靠谱
接下来,就是筛选出那些真正值得你奋斗的公司了,尤其是当你要加入的是创业公司时,如何判断它的可靠性?
小巴在做一家公司的背景调查时用到的四个步骤,足够让你了解你的目标公司是否靠谱、是否有前途。
Step1百度搜索 | 公司名+诈骗/拖欠工资
第一步,在百度、谷歌或者知乎上搜索,公司名+各种关键词,看企业有无黑历史和不良记录,记得往后面多翻几页。如果什么信息都没有的话,你心里还没点数吗?
Step2启信宝 | 查看经营情况
使用“启信宝”APP,你能查看公司各类行政情况、企业链图、高管和股东变更记录、董事长对外投资信息。
看看有没有欠税信息、法院判决公告等黑历史;高管和股东变更记录是否频繁;董事长对外投资项目是不是多而杂。如果都不幸中招的话,基本可以判断这家公司没有核心竞争力,只是资本运作的产物而已。
Step3天眼查 | 看融资规模
当然,通过启信宝这些工商信息网站查到的信息只能说明这家公司是一个正规的公司。企业发展还是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
这个时候你能相信的是投资人,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这些创业公司的成长,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这家公司的投资机构和融资规模来判断它是否靠谱,这里可以用到的APP有“IT桔子”“天眼查”等。
看看是谁在投资这家公司?这些投资机构还投过哪些公司?知名的投资机构有红杉、IDG、真格基金、经纬、创新工场、顺为、北极光、晨兴等,如果他们的名字在列,一定算得上一家有前途的公司。
看这家公司的融资规模有多大?一般来说,B轮以上的融资规模就算不错了。
Step4App Store | 体验公司产品
产品如果靠谱,那么团队也差不到哪儿去。
怎么判断产品是否靠谱?如果是APP的话,上主流应用商店看下载率、评分以及更新频率;如果是服务行业,就打他们的客服电话,看看他的客服系统怎么样,如果客服系统这么重要的方面都建设得一塌糊涂,这公司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另外,还可以看看它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动平台管理得怎么样。
不管是实物也好服务也罢,好的产品是公司实现商业价值的前提,而产品的状态也能够最直观的反应团队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所以在决定加入一家公司之前,一定要先体验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再做判断。
跳槽,绝对不是脑门一热才会做的事。我们人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场注定会分手的恋爱,如何让这段感情质量更高、更美好,关键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或已标明来源,纯属学习与公益需求,版权及观点归属原作者。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来源不明的文章,如果涉及到版权要求,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并按要求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