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支招 | 讲师要怎样备课?要点和方法都在这里!

支招 | 讲师要怎样备课?要点和方法都在这里!

吉宁博士 2017年9月19日 企业管理培训

有一些具有天赋的讲师,愿意即兴去发挥,依赖自己的专业经验能够很好地完成一次培训;大部分讲师还是认为之前的充分准备非常关键。这些人都相信一场有效的展示需要六个P:精心地准备和练习可以防止糟糕的表现(Proper Preparation and Practice Prevent Poor Performance)。

第一步列出总体的、详细的需求

针对这一步,我总会问一个问题:谁提出的这项培训需求?

根据我的经验,培训设计与三类人相关,一类人员是把学员送进课堂里的人,这些人是学员的经理和管理者。我们需要获得这些人的支持,但是如果我们在设计培训项目的过程中没把他们拉进来,我们可能没办法获得他们的支持。

仅根据学员的需求来设计项目,就好像是坐在一个只有一条腿的凳子上。你可以坐上去,但是很不舒服。我们需要根据学员以及他们的管理者设计项目。还好,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注意到了这两类人。

最后,我们还需要为付钱的人——也就是那些审批培训费用的人来设计项目。他们花了培训的费用,期望得到的回报是什么?

和这三类人沟通后,我们开列出一系列我们培训必须满足的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满足这些需求有多重要?”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了两件事情:

第一,需求分析必须要完整。

第二,我们必须从这三类人群那里获得支持和认可,以便执行培训项目。

要获得他们的认可,有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在做需求分析的时候,从学员的上一级和学员的下一级那里获得一些信息。培训的受众本身可能对自己的问题看得并不是很清楚。

第二个原则是要使用不重复的手段去获得同一信息。也就是我们要使用至少两种途径来了解同一信息。“不重复的手段获得同一信息”这种方式可以确保你获得准确的信息。

我们常使用的一个策略是在项目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成立一个意见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通常是那些对项目的成功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人。他们可能是经理、主题专家、高绩效员工等,他们代表着培训的发起者。你还可以考虑让哪些人加入意见委员会,能让你的项目可信度更高。我们期待这个意见委员会能从投人和影响力两个维度为我们提供帮助:

投入:因为其中的一些人是业务专家,在企业里工作时间较长,或者具有某些有价值的内容。

影响力:因为这些人在企业里备受尊重,他们能让我们的培训项目具备可信性。

第二步评估你的学员

从以下各个角度来衡量你的学员:

知识水平:这些学员能带来多少知识和经验?

知识水平层级:知道——熟悉——胜任——精通

“知道”是指学员在看到该事物的时候,能够识别出来。

“熟悉”意味着他们可以回忆起和该事物相关的一些信息。如果他们需要更多的内容,知道去哪里找到。

“胜任”意味着他们可以应用知识,展现技能。

“精通”则意味着他们可以把概念和技能传递给他人。

兴趣水平:囚禁——度假——社交——学习

“囚禁”的学员是被逼去学习的,自己并不想留在课堂里,他们宁可去别的地方度过这一天,参加培训对他们来讲是惩罚。

“度假”的学员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逃避工作的方式,在课堂里比在工作岗位舒服。

“社交”的学员把培训当成是可以结识更多朋友,和老朋友叙旧的好机会。“学习”的学员想通过培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为“学习”型学员设计课程是容易的,但是为其他三种类型学员设计学习比较有挑战,应对这三类学员对于设计一个“对所有人都友好”的学习环境是很必要的。

一旦我们识别了学员的兴趣水平,我们就要考虑在培训的开始如何设计来有效地激发学员的兴趣。我们如何让他们对能给他们带来价值的培训产生期望。

语言:一定要确保你了解学员使用的语言具备什么特征。

语言水平:父母般的/简单的——清楚的——专门术语

“父母般的/简单的”语言意味着我们讲授的内容对学员来讲太基础了。

“清楚的”语言意味着我们和学员说话的水平保持一致,互相理解。

“专门术语”意味着我们在使用一些“内部”语言,大多数人不理解我们说的内容。

如果我们教学的语言不被学生所理解,他们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如果他们听不太清,在白板上拼写出来;如果必须要使用一些技术术语,则要事先解释和说明。

影响力:在真正的工作情况里,学员的影响力如何。

“我没有影响力去做任何事情”意味着在回到岗位后,学员需要有人确保他们有时间和资源去使用所学习的技能。

“我有影响力去做任何事情”意味着不需要额外的帮助,自己就能完成。即使是这样,也要注意在培训后提供支持。因为这些人手上往往有很多职责,培训里需要他使用的技能可能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针对“评估学员”这个主题,还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

环境因素:学员的总数是多少?如果你的课程要使用工具,平均多少个学员拥有一个?教室的空间有多大?

地点因素:针对培训,教学楼里都有什么设备?状况理想吗,还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椅子舒服吗?教室里的空间摆设容易变换吗?

时间因素:什么时候开始培训? 一般来讲,人们在上午精神会比下午更好一点。如果你的培训是在下午进行,那么你需要更多地调动学员,以便确保他们专注。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设计项目之前考虑清楚。

第三步确定你的目标

在确定你的目标时,问问自己:“作为培训的结果,我到底需要学员们知道、感受、应用什么内容?”

教育心理学家确认了四个领域的学习:

认知领域是和知识相关的;

情感领域是和人的情绪、情感相关的;

心理运动领域是和技能有关;

最后的人际领域是与人的行为有关。

作为讲师,你的目标是让学员学一些知识、改变某些情感、应用某些技能,或者改变某些和他人交往的方式。

确定目标的技巧

我运用的一个技巧是思维导图。我们把三四张白板纸贴在墙上,把课程主题放在中央,然后带领内容专家(Subject Matter Experts),一起来针对主题做一张思维导图,把人们针对这个主题需要了解的内容全部都列出来。

当这张思维导图做出来的时候,它给了我们一个针对内容的图形化的展示。相比传统的文字型课程大纲来讲,这种方式更容易识别还有哪些内容被遗漏了。文字型大纲让人们关注“有了什么”,思维导图让人们关注“缺失了什么”。思维导图还让我们对内容有整体的感觉,可以更加方便地决定内容的顺序。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你必须要细致地、针对你的主题进行调研,要收集到比实际讲课更多的内容。

这里是一些帮助你进行内容调查的小窍门:

针对你的主题,过去的12—24个月里,行业杂志上都有哪些文章?

针对你的主题,过去的12—24个月里,在商业和大众刊物上都有哪些文章?

过去的一年里,有哪些书籍出版了?

在行业的分享大会上,哪些题目被反复地提出?

使用这些窍门寻找到的内容有助于你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你的客户可能需要的培训。

第四步计划你的幵始

你是如何吸引学员的注意力的?我们已经介绍了一种方法——提问,比如说“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等。在开始一个培训课程,向学员介绍的时候,注意回答四个学员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学习这个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可以如何更好、更快、更容易地完成的工作?我能获得什么收益?我能避免什么损失?”

培训的开场活动(opener)和活跃气氛(ice-breaker )有很大的区别。作为讲师,最开始做的事情,学员会记得最清楚。所以在开场我们的所作所为非常关键。讲师在开始的时候常犯的错误是只活跃气氛,而不做开场。活跃气氛是让人们互相熟悉、认识,和学习的内容没有做有效地链接。

下面这些问题,是我来检测一个培训是否进行了有效开场的标准:

它是否能打断走神?

学员可能人在心不在,脑子里想的都是其他的事情,比如还没完成的工作,早晨家里吵架了等。我们需要打破学员现在脑子里想的这些事情,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里面来。不使学员走神的关键在于调动。学员很容易不注意听讲,但是不参与小组的活动比较困难。

它是否促进了学员间的交往?

我的开场是不是让学员们互相熟悉?当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较陌生紧张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会下降。学员也许坐在教室里,感觉和周边的人都不是一路人,感觉自己不如其他的学员间那么熟悉,感觉自己没办法积极参与。课程时间越长,越需要学员互相熟悉了解。

它是否和课程的内容相关?

学员是不是能够把开场的活动和学习的内容做一个联结?这个非常关键,尤其是针对课堂里那些实用型的学员。有太多的讲师做了活跃气氛的活动,然后被学生问:“老师,刚才的活动和内容有什么关系?”当讲师说:“我认为学员需要彼此熟悉”的时候,学员立刻就觉得我迟到了 15分钟也没关系,反正也没开始讲课程的内容。这些学员的判断是对的。

只要稍微思考一下,我们就可以设计和内容相关的开场,让学员觉得课程的每一分钟都很有用。

它是否激发了学员的自信心?

我认为培训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让学员在离开课堂的时候,觉得自己很棒,对自己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信息而感到兴奋,而不是被讲师吓得要死。在培训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员树立自信心。我经常听到很多讲师抱怨到,在教室里有学员不愿意参与,不愿意分享。也许是因为学员并不认为自己能给其他同学分享有用的信息。一开场,就树立学员的自信心,有助于他们后面的开放与参与。

它是否对讲师和学员都非常有趣?

这个有趣的元素并不一定始终存在,但是在开场的时候融入一些幽默的要素,会让学员感觉到这次培训不是和以前一样特别枯燥,既可以学东西,又很好玩。一般来说,开场活动肯定会是你比较习惯的,有信心完成的,风险比较低的。学员也会感知到这一点,会觉得这个活动比较安全,会全身心投入。与之相反,如果这个活动你觉得不习惯、不确定,那么当你说“有谁愿思到墙上挂一些白板纸”的时候,肯定没有学员愿意去做。

它是否调动了好奇心?

好奇心是非常强大的驱动力我们在很多培训项目中设计了各种开场。每个开场我们都确保要符合上述提到的这六个要素。

最后,做完开场活动后,要想一想如何可以引导到你的主题内容上来。这个时候,最好是能明确和澄清一下课程的总体目标。从我的经验看来,绝大部分讲师都可以优化他们的开场和结束,以便提升培训效果。对于学员来说,培训的开始必须要让他们觉得有趣,并且创造一种参与感,之后这种参与感会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内容。

第五步计划你的课程进程

当我设计培训项目的时候,我只会设计一个授课大纲,而不会写出详细的讲课手稿。有些讲师会写非常详细的讲课手稿,并且严格按照这个流程来,以至于如果在授课时,出现了一些意外,就没有办法接着授课。有多少次,你曾经听到过一个讲师这样说:“对不起,今天PPT出了问题,没办法显示,课没法上了。”或者“录像机出故障了,我没办法放录像了,课程只能取消。”

在准备我的授课大纲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培训的风格。培训时间越长,我就需要越多的变化与多样性。

托尼•博赞在所著的里,提出一个成人可以带着理解的能力去倾听的时间是90分钟,但是能带着吸收的能力去倾听的时间是20分钟。这意味着每20分钟,我们就要有一个明显的方式,或者步调的变化。

在创新性培训技术里,我们有一个90/20/8的原则:没有任何一个模块的时长超过90分钟,每20分钟就要变换一下主题或者活动的方式,每8分钟就要调动学员一次。

其次,我会考虑学员的参与与回应。记住我的目标是要利用学员的经验,尽管整个培训是由讲师来引导的,但是核心是以学员为中心的。

第三,我要决定如何带领学员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对于已经学习的内容,有必要不停地巩固和加强。

最后,我会设计我对知识点的讲解,使之具有不同变化的形式。请想一想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玩的各种各样游戏,他们画画、摆积木、涂色、玩游戏、听故事、讲故事——各种各样的动手参与。只有到了一年级以后,他们才会排排坐,听老师讲课。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就越来越少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成人是长着高大身躯的小宝宝。

孩子们从自己的亲身经验中学习,成人也是,尤其是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时。还记得儒家的那句名言吧“我听到的,我忘记了;我看到的,我记住了;我做过的,我理解了。”如果可以让学员参与进来,我一定会这样做,因为我要得到培训的结果,而不仅仅是要把课程的内容讲完。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完后,可以去实际应用。

第六步计划课程的应用

还记得所有的学员内心都有收音机频道吧。一个频道我们已经解释过了:WII-FM——我能从中获得什么收益?我是否可以更好、更快、更容易地完成我的工作?我能获得什么?如果不学习的话,我会损失什么?

第二个收音机频道是:MMFI-AM——让我觉得我自己很重要(Make me feel important about myself)。我认为培训应该有的—个目标是让学员离开教室的时候充满自信,而不是被老师吓个半死——他们应该对自己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会做很多新的事情感到很兴奋,对自己未来的应用充满了信心。

在计划课程的应用时,就是要认真思考可以做哪些事情,让学员能对准这两个收音频道,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收益,并且获得成就感。促使人们应用是实现这两个目的的关键。

人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停地在思考“老师讲的,我可以怎么用?”为了帮助他们找到答案,我在培训中,经常使用“行动清单”。在我讲解的过程中,时不时地让人们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想法记下来。而且,我还经常请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回顾这些想法,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互相添加行动计划。这是一种自然地方式让人们思考所学内容的应用。

记住,人们不和自己的数据吵架。如果我说了某些观点,我可能不是客观的,因为这是我教的内容。但是如果是学员自己说的观点,他们自己的经验就会为这个观点背书。

第七步计划一个课后的活动

为你的培训课程设计一个帮助学员把所学应用到实际中的活动。课后,他们可以如何汇报自己的应用进展,反映自己的应用问题?让他们使用三分钟来回答两个问题:哪个是我学习到的最重要的内容?我之后可以如何应用?

第八步整理教学材料,准备教室环境

我想你一定听说过墨菲定律:会出错的地方总会出错。可是你知道吗,奥图尔斯•科罗拉利的必然结果理论认为墨菲是一名乐观主义者。

让我们想象一下,你马上要开始一个为期两个星期的培训,你想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营造很积极的氛围。你想通过创造共同参与的机会让学员在一开始就积极投入。当你打开PPT投影仪的时候,却发现投影仪的灯泡坏掉了,屏幕上什么都显示不出来。于是你又走到白板支架前,却发现上面的白板纸都已经被使用过了,一张干净的都没有,又或者白板笔都已经干的写不出来了。

你还没有张嘴说话呢,但是你应该已经能感受到学员对接下来两个星期的学习充满了疑惑——在你甚至还没有开始讲课之前。所以,事先准备材料,事先检查培训的教室。我的目标是每次授课前,至少比学员早15分钟赶到。

这样做有两个理由:

第一,是可以在学员到来之前排除任何的故障。如果投影仪出了冋题,我要赶紧准备一些其他的方式来教授学内谷。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我在课前15分钟希望有些机会和学员做些接触和互动。学员和培训的内容同等重要。

课前和学员互相熟悉可以让双方都觉得更加舒服。互相熟悉的过程能让讲师进一步理解学员的经验程度、学员的兴趣、学员来参加学习的原因等等。让你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解决他们关注的问题,也能让讲师放松地进人讲解。

我们如何布置教室?

培训课程的物理环境对培训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所附的图是我们在进行创新性培训技术的时候会使用的教室布置图。

首先我们把屏幕放在了教室的一角,斜着摆放,这样确保所有的人都能很清楚地看到屏幕。屏幕距离地面有42英寸,距离天花板有10英寸,这样的高度正好确保大家最方便地看屏幕上的内容。学员都是围着半张桌子坐,在这种方式下,学员的融入度高,另外,我们也把小组人数降到5—7人一组。

我们只会放比预期学员少几张的椅子,其他的椅子摞起来放在后面,不停地加椅子给学员的感觉远远比有几张空椅子更好。我们还会在旁边放两张桌子,放置学员的材料,以便他们后续取用。人们从教室的后面进入,这样晚来的学员不会给他人带来干扰。

我们使用带着浅色格子印的白板纸,这样很容易画线条,或者表格,也很容易画长线来划分白板纸的区域。为帮助讲师们解决这些小烦恼,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特别打造TTT培训师培训,欢迎电话咨询:400-0808-155.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纯属学习与公益需求,版权及观点归属原作者。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来源不明的文章,如果涉及到版权要求,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并按要求删除处理。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