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如何对关键人才进行长期有效的激励?

如何对关键人才进行长期有效的激励?

吉宁博士 2017年7月14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一、对关键核心人才进行盘点分类

在说到对关键人才的激励, 咱们首先要清楚哪些才是关键人才, 要将关键人才给找出来才行。 所以我们要对公司进行人才分类盘点,按照公司人才的重要程度进行全面的梳理盘点, 快速盘点现有人才状况。

分类可依据岗位的重要程度、可替代难易程度、对公司产生的价值三个维度进行主观评价。(实际操作中,不必考虑多么精准)分为A、B、C、D四类人才结构:

1、 A类人才:公司的高管,潜在的高管储备人才。公司最核心的销售人才、 技术人才,以及其它对公司极为重要的人才。 

2、 B类人才: 能力特别优秀的销售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才等。个人忠诚度较高、工作能力强、执行力强、有魄力、敢做敢闯。

3、 C级人才:目前能力比较一般,但有培养的潜质,可以给予机会成长。

4、 D级人才:新员工,暂无明显发现其特质,可继续观察。

建立各类人才标识后, 要进行分类。 并落实给责任人,人才重要性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要真正由老板亲自认识到,并去抓的。 A类人才要交给总经理或老板来亲自关注。B类人才要交给高管关注,C类人才交给部门负责人关注, D类人才交给上级关注。人力资源部要负责总体统筹,并将此落实下去。 不断监督各责任人员有无跟进,对跟进情况进行考核,并定期评估人才保留情况,与激励效果。

二、建议以“个性需求”为核心的人才激励机制

很多人片面狭窄的将激励理解为给工资, 总体来讲激励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两者缺一不可,但在未实现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前,还是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

员工的人性需求我们不懂的话,经常误判,了解员工的需求有哪些呢:

1、 他现在的物质需求方面。 有车、有房吗?结婚了吗? 有小孩了吗?小孩子读书了吗?家庭负担重吗?

2、 他现在的成长需求。他未来是想做管理还是做更好的销售? 还是想与公司一起创业开个分公司呢? 他要几年时间实现? 他缺什么? 缺钱还是缺资源?

3、 他的个性需求,他是更看重感情还是钱? 激励他的东西是什么? 怎么才能发挥他的潜力? 他的能力可以授权到什么程度?

了解员工的需求,并不是说公司要免费帮他解决。 办企业不是办慈善机构。 企业是一个平台,一个做事业的机会, 但同时也可以变成一个梦想的孵化器。 让人才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比如,如果他在物质需求方面,了解到还没有买房,其实他内心默默的想为房子而奋斗,让自己有个栖身之所,又是企业核心的人才。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帮助找些房源,与银行签订更加合理的还贷利率与供楼计划, 再与下面的个人未来三年成长发展计划相结合。 这样的员工不仅从内心感激公司,也要将自己的发展与公司发展结合一起了。

这不是有策略的锁住人才, 就算被认为是套路,也是一个充满感激之情的套路。刚才拿买房的员工举个例子而已。 还有其它的需求,非物质的需求,如个人成长煅练, 或者员工想自己创业, 公司在各方面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支持一些资金与资源,与他一起合伙开家新的分公司,条件合适的话,可以鼓励内部创业计划, 只要是符合某些条件标准, 支持开分公司,支持员工或员工家属开加盟店。 只要公司是真诚的,氛围形成了,一切都水到渠成。

了解员工的需求,其实也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思想。 能够一定程度防范员工离职,从而真正理解员工的离职动机。 降低人才流失率,提升人才忠诚度与凝聚力的好方法。

将人才的需求放在首位考虑,绝对不是一句口头上的话。 而是一个真真实实的思维, 如果形成这种思维,我们现在的很多做法可能就要重新思考。更加得人心!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企业缺乏人才,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有时在公司看似不是人才的,到了另一个平台却发光发热的很! 那到底是他的原因,还是企业的原因呢?

好的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人才或潜在人才大把的是,只要我们是好的梧桐树!只要是好的平台,有很多C级人才,甚至D级人才都有可能培养成B级甚至A级人才。这就是机制或环境对人的影响。

三、以为基础的员工发展规划。

针对以上情况都要详细分析,让人力资源中心设置一个专人来负责,不断的去梳理核心人才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形成完备的档案, 公司要计划如何怎么帮助他实现这些需求。在了解沟通清楚后,可真诚的找人才进行沟通,坦诚深入的沟通。让他了解公司是真心帮助他,包括如何帮助他的计划,形成一个可执行的目标与计划。 这个计划通过三年来实现,并制订成一份。形成书面承诺,员工遵从承诺努力奉献自己的价值,企业信守承诺给帮助,以及实践承诺中的利益给予。

这就相当于,从利益基础出发,建立双方在共同发展目标价值观上的契约。

先从三年的规划开始, 这三年自己的目标有哪些?怎么实现? 这个目标包括:

1、公司的任务目标、业绩目标、职位晋升计划与目标?

2、员工的人个需求目标,如买房、买车、结婚、生小孩、孩子教育目标?

3、员工个人的成长目标,比如要修练的情商能力、抗压能力、 战略格局、心胸等。

4、员工学习计划与目标。 学习的课程,去哪里学习成长等。

5、公司给予的薪酬奖金目标。 如工资目标、奖金目标、股权计划、期权计划等。甚至也有与公司一起创业计划,公司资助创业项目计划等。

以上的各项目标不是说要公司帮他实现,而是在他自己的努力之下,公司创造一些条件协助他实现。 前堤是要完成公司的任务目标,业绩目标等。完成他自己的个人成长计划等条件。这些还需要员工的上级、员工的师傅、人力资源部人员共同督促他成长。

这样,每个人都会在企业感到踏实。 只有努力成为公司的A、B级人才,一生就有个盼头了!不用再为五斗力而折腰,不用为一些基础的物质或小的挫折而顾虑重重! 只需要努力拼博即可, 其它的都已经在计划中都得到解决。

这不是很复杂的道理,但却是很伟大的事业! 这样做的初衷只不过是排除核心人才的顾虑,让他的所有精力集中为工作,为事业贡献价值。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就是古代学子认为,只要能考得功名,一切都有了, 十年寒窗口苦读算不得什么。 所以可以从20岁考到80岁,不断努力拼博,就为取得一个功名。 在公司,这个就是他的书中自有颜如玉,自有黄金屋,完成了个人成长计划就是考得了功名。

成就员工,就是成就企业!

四、结合人才梯队建设帮助人才晋升发展

当企业没有形成人才梯队,人才承接不上。 对企业的伤害是巨大的。 一个新的分公司的兴起是花了若干年时间,其间投入的金钱、资源、人才、浪费掉的机会成本不计其数! 好不容易将市场做起来,人才团队搭建起来,而这个团队的头一走,全散掉。 等于几年的投入都没了! 而且负面作用巨大。 因为会影响到当地的客情关系, 甚至帮助竞争对手培养客户资源。或者这些员工跳出去后自己创业,这不是白白帮他培养市场吗?

公司可能还存在这个问题。对于关键的人才,调岗很随意。 可不知这样的随意调岗在没有人才梯队的后补基础上,非常巨大的风险。

因为任何一个关键的岗位, 特别是销售关键岗位。 在一个地区要长时间与客户建立稳定的客情关系, 培育当地的市场。 新人过来不能一下子承接下来,需要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建立的时间成本。 如果每个核心岗位都要一至两个接班人,形成一个完备的人才梯队计划, 就不怕这样的事情。

那么,人才梯队怎么做呢?其实我过往人才梯队建设的一些框架还在,比如师徒机制还在运行。现在需要重新进行启动, 建议基本思路如下:

1、结合前面说的ABCD四级人才储备,每个岗位都设置至少一人,标准是两个人的接班人。公司的人才比例,A级要渐渐达到20%, B级人才至少要达到30%, C级人才至少要达到30%,D级人才不能超过20%, 这样就有较大的空间进行储备了。

2、我知道现在来讲,刚开始的时候,公司可能A、B级人才找不出几个,对于整体人才梯队的搭建比例,还差得很远。 这样肯定会比较难短期形成完整的人才梯队,但没关系,一步步做。 真要做到我刚说的这个标准比例,那公司早就上市成了知名企业了。所谓人才梯队, 就是建立一个可递补型的梯状人才通道, 形成完整的企业内部人才职级与胜任力模型。 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标准的人才管理系统建立。说的有点专业化了, 其实简单的说,把每个人的能力定期做成标准测试等级。

3、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招聘与培训体系,没人就要招。内部有人就要培训,D级的人努力培训成C级,对于C级的人努力培养成B级的,对于B级的人才努力培养成A级人才。每个分公司或销售处的各级人才比例要恰当,对于人才级别比例不恰当的,说明这个团队的头不会培养人才,要教会他培养人才。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