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毕业的时候,外贸的形势还是比较好的,作为国贸系的毕业生,找工作并不难。
我实习的时候在江浙一个镇上的自行车部件厂,是厂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老板很重视我,让带我的姐姐好好培养我。然而,大专毕业的姐姐,也许是出于危机感,也许是处于嫉妒,并不愿意教我,也不给我分配什么任务。管理生产车间的主任,是本地人,根本不鸟我这个外地来的大学生。客户的单子,永远跟我说无法按时交货。
我什么事情也搞不定,越来越怀疑自己不适合外贸这个行业。
于是,三个月后,我谢绝了老板的好意,拖着行李去了杭州,考了翻译证,从此入了翻译的坑。
第二份工作就是编译,在一家咨询公司。总经理在面试的时候说,这份工作非常枯燥,几乎不会跟人打交道,你觉得自己能行吗?受过“外贸伤”、对人际关系一点都不自信的我两眼放光:我就是喜欢和文字打交道。
这份工作一做七年,同部门的人都是翻译,个性单纯,在金钱方面没有太大的野心。因为进公司早,也比较受领导重视,还持有公司的原始股份。公司发展不错,工资也比较可观。这期间,大概是为了员工的个人发展,公司提出翻译可以平行调换岗位,然而在编译的位置上坐得太舒服的我,并没有考虑这个提议。
那时候的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翻报告书。周末学钢琴,爬山,游水,逛植物园,连微博都是同事当中最后一个开通的。
有一次去北京,见了几个高中同学,大家都是眉头紧锁。一个在国企上班的同学抱怨年轻人太难有机会,一个在研究院上班的同学抱怨北京压力太大,房价太高。
我内心有一种愚蠢的窃喜,以为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
几年后,因为想去旅行,我辞去了这份工作。旅行回来后,在家玩了一段时间,开始找工作。这时候的我,依然将视野锁定在翻译这个岗位,花了两三个月,才找到了一份只有第一份职业收入一半的工作。
我那些曾在北京摸爬滚打的同学,终于买了房,买了车,经常去国外旅个游。而我至今都没有翻身,薪水大不如从前。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真真的。
在职场上,我做错了什么?
太多了,简直——“罄竹难书”!
如果换做现在的我,不会轻易放弃外贸。姐姐不愿教,生产经理不愿配合,那再正常不过了。你一个新人,别人凭什么照顾你呢。我应该做的,是看姐姐忙的时候,主动过去帮忙、跑腿,复印打印跑银行做报关,勤勤奋奋诚诚恳恳,人家总愿意教的吧。至于生产经理,多说好话,多低头,给工人买点零食饮料,人家总不会老为难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吧。大不了,将老板搬出来嘛,软硬兼施,总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学会解决问题,重要性不亚于考职业技能证书。
另外一个原因是职业规划。大学毕业后的黄金十年,我没有职业规划的,只不过误打误撞找到了一份不用耗费太大心力就能干好的工作,工资还不低。找第三份工作的过程当中,我看过不少人对英专生的职业建议,其中非常醒目的一条就是:不要总觉得英语是自己的强项,找工作一定要找和英语相关的工作。我就栽在这一点上。翻译(特别是笔译)非公司核心岗位,工资永远比不过销售,而且工作强度大,成长机会少,人脉积累无,它其实并不应该是英专生理想的就业方向。
第三个原因,错误的思维和观念。我父母是非常勤勉、头脑灵活的小生意人。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他们潜意识里还是会觉得,做生意不受人尊重。所以我后来在写字楼当翻译,他们觉得还不错。然而,我们应该拿什么来衡量一份工作的价值和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钱。之前看到一个说法:你挣的钱越多,你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这话听起来偏激,但却没错。一个商人挣得越多,说明他采购的货物越多,卖出去的产品也越多,能让更多的供应商得利,也能让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有了这种尊重钱的三观,在挑选工作的时候,才不至于因为某些工作看起来高尚而选错行。
到了毕业季,经常看到实习生。大概是因为我待人比较敦厚亲切,实习生们也爱和我聊天。作为一个失败的过来人,我常常不惜拿自己当例子,告诫他们毕业后的黄金十年,要努力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不要追求安逸。
下面就是我经常对他们说的一些话,与大家探讨。
英专生不要总觉得英语是自己的强项,找工作一定要找和英语相关的。
努力找寻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没错,但不要一直待在舒适区。
即使作为技术型员工,也要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领导力。
尊重销售,因为他们是使整个公司业务盈利的关键。
老板不是压榨者,他往往比你更累,尝试从他们身上学习。
不要满足于公司开的高工资,要更多地考虑公司能给你的资源。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知道,钱不是又冷又硬,它其实柔软而温暖,充满善意。
但愿他们在职场上,摸爬滚打终成达人。但愿你们不会像我这样,浪费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