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坚持这样做,你的培训也能落地

坚持这样做,你的培训也能落地

吉宁博士 2017年7月6日 企业管理培训

“上接战略、下接绩效”作为培训落地的标准,已被企业广泛认可。然而知易行难,在培训实践中,“为了培训而培训”的例子比比皆是。让培训既符合组织战略,又产生实际绩效,进而实现员工个人成长和企业持续发展的统一,为何如此之难?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成长路径、课程开发和知识管理三大方面分析并归纳原因,系统性提出培训转型思路。

培训前:成长路径不清晰

传统培训以课程为中心,关注点是如何让培训架构更完善、课程内容更丰富。

其局限性在于:多数课程体系是预设的、统一的,甚至是强制的。看似琳琅满目,实则学员特别是自我意识较强的80后、90后往往不清楚哪些培训对其职业发展是有帮助的。

成人学习理论强调:成年人只有充分了解学习一项内容带来的收益,才会主动学习。在这种被动选择下,员工学习动力欠缺几乎成为必然现象。

要改善这一现象,传统培训需从三个方面进行思维转型:

从“以课程为中心”到“以学员成长为中心”
以学员成长为中心,就是要综合考虑企业战略、岗位要求、学员现状,针对学员亟待提升的关键能力,进行诊断式、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打造“人才生产流水线”,让学员切实从培训中获得对自身发展有帮助的内容。

其根本思想是培训部门从管理者向业务伙伴的角色转变。

基于岗位说明和前辈经验进行学习路径设计

首先要对岗位说明书有深入的理解,将岗位说明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再把工作任务细分为能力素质。该环节,可从本岗位优秀前辈身上寻找共同的关键素质,并将其放入学习路径中。

实践表明,优秀员工的经验往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将“学习护照”作为跟踪和交流的工具

将学习路径落实为学习护照,对已完成的项目由主管人员进行检查确认,这是确保成长路径得到执行的重要手段。

而实践表明,通过加入两个关键功能,可以让学习护照更加落地:

1)记录功能:开辟专栏,供学员记录每个环节的学习体会、业余读书心得、同事间相互勉励等;

2)汇报功能:每个学习阶段末尾,固定设置上 司意见栏,学员必须向直接主管汇报该阶段学习收获,由主管签署意见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培训中:课程开发不精准

传统的培训大多是学员在规定时间到培训教室听课,培训者更多关注的是课程大纲、讲师、后勤等具体事务,很少对学习形式深入思考。

这一做法的局限性在于:时间对大多数员工来说都很宝贵,过多组织集中授课,容易引起学员的抵触情绪。更何况从工作角度看,多数员工并无必要探究各类知识的推导过程,所以盲目采用大学式、讲坛式的培训方式,很容易造成培训流于场面和形式。

基于笔者实践,对不同学习内容给予不同的呈现方式,是精准化课程开发的精髓。其落地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学习认知规律,随需、随学、随用,打造传统学习、移动学习、擂台赛相结合的立体化授课体系。

知识类培训:向“碎片化+ 移动客户端”转型

职场学习中,知识只有充分转化为碎片化的知识点,并以精致、美感、便利的形式,在学员最需要的时候,推送到他们面前,才能起到实际作用。

这里有两个关键要素:

1)知识点要足够精细、微小、实用。例如:某银行为如何计算贷款利率制作了一分钟的手机微课,讲解针对不同客户的贷款利率计算方法,不但简明扼要、节省时间,而且直指客户经理核心需求。

2)学员要能自主决定学习时间段。手机和平板是微课的最佳载体。仍举上例,多数客户经理会在拜访客户的路上或等车时打开该微课,温习利率计算方法,为稍后见客户做好准备。自主决定学习时间,意味着学员可以在最需要的时间学习,主动性和效果不言而喻。

产品类培训:向“内训师+ 迭代反馈”转型

确保最熟悉产品的内部人担任内训师,并打通营销服务人员向产品经理反馈的通道,这是产品类培训落地的关键要素。

首先打造内训师队伍。先由产品开发者或最资深的产品经理担任该款产品的首席内训师,再对首席内训师充分授权,由其牵头组建讲师团队,形成该产品的宣讲团,满足随时解决问题的需要。

其次设置反馈渠道。 通过内部论坛、内部网络社区等媒介,打通营销服务人员向产品内训师的反馈沟通渠道,以便其运用迭代思维,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改进。

态度类培训:向“传统授课+ 擂台赛”转型

态度类培训重在唤起学员内心的兴趣和动力,激发学员主动参与的愿望。因此,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通过内部擂台赛营造“赛马”氛围,是该类培训落地产生实效的关键驱动因素。

例如:在笔者组织的一次管理类培训中,利用课外时间,增加了模拟支行行长竞聘大赛,学员不仅可以发表“竞聘演讲”,还可组建自己的亲友团,进行“拉票”。通过比赛,全体学员既在互动中迸发了学习动力,又充分运用了课上学习的管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培训后:知识管理不到位

传统模式下的培训经理,训后一般会做两件事:一是对讲师授课效果进行评分,二是对学员进行随堂考试。

这两件事固然值得重视,但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这些做法略显单薄,因为其只反映讲课技巧、演绎效果,即使通过360度评估等手段跟踪培训成果的应用,对培训经验的保留、传承作用也非常有限。

笔者在实践中提出,比效果评估更有助于培训落地的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做好培训项目的提炼、反思、复制、传承,不断积累经验,让未来的培训能够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持续叠加具体来说,可以从案例萃取和操作手册两方:

案例萃取和提炼

通过提炼案例,在组织内部建立培训案例库,对培训优秀经验进行萃取、锁定、分享,从偶然发现转变为固化知识。

并非培训的全过程都能成为案例,案例应当是对培训实施过程中的突出亮点、关键措施进行梳理总结。提炼案例时,通常运用围棋的“复盘思维”,对已经实施的项目 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改进。例如:在总结某后备干部培训案例时,笔者仅从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问题的措施、培训遇到的难点、培训带来的变化四个方 面予以提炼,既保留精华,又避免冗长。

编写操作手册

经典培训项目结束后,及时编写,是培训项目实现标准化、流程化、可视化的重要手段。一本合格的操作手册应当具备两个特点:

1)可复制性:具备技术转移功能,即使更换一位培训经理,参照手册也能顺利承办该项目,因此手册应当全面细致、理论与例证相结合。

2)可迭代性:新的培训经理应当能够很方便地添加、更新内容,这就要求手册结构清晰、层级分明、知识点足够碎片化。

由此可见,对于传统培训难以落地的情况,可以从以上三个阶段分别分析原因并进行改善。同时,需要培训经理抑或企业高层运用系统性思维,全方位创新培训思路和培训体系,方能达到培训的初衷。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