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次见面时,机械重复的自我介绍与递名片并不能给彼此留下多少深刻印象,那么你要怎么办呢?
“你喜欢在社交网络上跟人勾搭吗?”在一次面试里,我曾经这样被问道。
“呃,勾搭?”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中国文化的内敛似乎决定了我们在与人接触时有更多防备,会更加慢热。我们不擅长公开夸耀自己,或迅速与人建立起联系。西方人也不一定就都会做得更好,有些开场是一样的——低效。例如在初次见面时,机械重复的自我介绍与递名片。
想想就知道了:“嗨,我叫XXX,我在XX公司做XX。你叫什么,是做什么的呢?”对方再回复一个同样重复了一万遍的回答,你们例行寒暄后彼此略感尴尬,谈话就此结束,你又多了一个万年不联系的“熟人”。直到有一天你收到一条“看看朋友圈里谁删掉了你”的群发短信,你才想起来应该删了这个你根本想不起来是谁的人为新朋友腾点儿空间。
到底是什么成就了“陌生人”与“比陌生人多一点交情”的交流可能的区别呢?以下是几个简单有用的技巧:
1. 从小恩小惠开始
这里的小恩小惠不一定是以礼物刻意向人示好,而是一种尊重与周到。从人的最基础吃喝需要上与人拉近距离,主动给别人倒茶、分享点心,都是很礼貌温和地取得他人好感的方式,引出适合的话题,或仅仅是增加平时的路人好感,以便开始话题。
2. 主动破冰
“我问这个问题会不会太唐突?这样贸然联系会不会太冒昧?……”事实上,这些担忧都是假设,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对方怎么想呢?正确的心态大概是别太把别人当回事,认为自己可能没有“资格”去与人建立联系;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端着害怕失败。如果你需要认识某个人,主动破冰可能是你唯一跟对方建立联系的机会,先做再想。
你可以把2016年底的一位TED演讲者蒋甲作为榜样,为了化解自己害怕拒绝带来痛苦和羞耻的恐惧,他连续100天挑战自己与陌生人说话,并提出各种奇葩要求,例如借一百美元或者要做成五环旗的甜甜圈等等。他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只要你开口请求,就可能绝处逢生。
3. 永葆好奇,待人真诚
结识每个人都是一个需要双方相互靠近的过程,我们自己能做到的是对他人有发自内心的好奇心,而不仅是止于蜻蜓点水的一面之交;另外就是要真诚。在这个信息日益透明的当下,你是谁,做过什么,有心人百度一下全都可以找到。没有必要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或满足自己的虚荣而虚假营销自己,因为信任一旦消除将很难重建。
4. 勇于发问,善于倾听
无论是什么场合,以下都是能帮助你迅速增进对他人了解的问题:
你是如何开始从事这一行的?
你平时有什么兴趣?
你最有激情的事情是什么?
当谈话已经开始后,这些问题有助于增进你对一个人的了解深度(工作、求学经历和个人兴趣等),由此你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寻找彼此的共同点及未来帮助别人的地方。尽管这种问题不容易发问,也相对难获得一个认真回答,但如果问得好并善于倾听,你们的交情将由此上一个层次,而不仅仅是相错而过的陌生人。
5. 做一个贡献者
人际交往,到头来不外乎是“你来我往”。从小到大,中国的应试教育容易引导学生成为精致利己的精英主义者,然而社会与人生是一场长跑,不在于一两次的输赢,也不在于孤独做第一。没有人喜欢一个总是索取的人,而你总会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了解别人的困难,让自己成为一个贡献者(无论是有心还是举手之劳),这不仅能体现你的待人态度,还让你与他人的交际多一种可能与实际语境,一回生,二回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