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设定目标,却从来不执行,这是因为“目标”本来就是个不可执行的东西,想达成目标,先得把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任务。
为什么要分解目标
这个系列的一开始,我们就提到了做目标管理的几个步骤。大家熟悉的,也是最常做的,应该是第一步,也就是上一篇我们所讲的“设定目标”。据我观察,许多朋友都停留在了这一步,结果就是几乎从来没有达成过目标,而事后会将原因归咎于自己没有毅力,或是客观环境不允许。但事实是,没有进行目标分解和制定计划才是失败的根源。
我们在设定了目标之后,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有些人认为目标既然已经确定了,剩下的在脑子里想想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对于一些小的目标,确实可以这样认为。但通常来说,我们一开始设定的都是几年之后的目标,那么这几年内要做的事,靠脑子可未必能想得清楚(而且有时还不止一个目标)。更何况,很多看起来“小”的目标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分解后的列表会让你吓一跳),我们觉得简单,只不过是没有认真去想而已。
这里顺带说一句,无论是分解目标还是接下来的制定计划,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我们认真思考自己的目标。是否按照这个建议的步骤去执行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究竟有没有想清楚要做什么,要怎么做。
举个栗子。很多人都设定了锻炼身体的目标,就算这个目标再符合smart原则,执行起来也是很随机的,今天跑跑步,下周游游泳,到了最终期限一看,自己离目标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但如果进行了目标分解,就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运动、要做多少次、每次做多久、自己的时间够不够、环境是否允许……你看,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可执行的任务列表,也对怎么样才能达成目标更清楚了。
所以目标分解就是让我们知道要达成目标究竟要做哪些事的过程。
分解目标并不难
分解目标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用自然的方法将实现目标要做的事都列出来就行了。
比如“将大象放进冰箱”这个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打开门;2.把大象塞进去;3.关上门。把这三步写下来就是将目标分解为任务的过程。不过分解目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细化的过程。也就是说,目标可以分解成几个任务,每个任务可以再转化为目标,继续向下分解,直到成为可执行的任务为止。
比如“办张健身卡”这个任务,如果我们还想分解得更细一些,就可以先把它转变成一个目标,比如“周日前去办张健身卡”,然后继续向下进行分解成更具体的行动,比如查询健身房的资料、向朋友征求意见、打电话询价等等。如果你愿意,这些行动还可以变成目标继续向下分解。
利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完成许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所谓愚公移山,也不过是将一座山(最高目标)分解为一块块石头(任务或更小的目标)而已。
分解目标的正确姿势
虽然分解目标很简单,但(为了凑篇幅)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既要避免遗漏,也要避免多余
怎样才算没有遗漏?一个目标分解成任务列表之后,要让任何人看了都明白怎么去实现,这就算分解到位了。但有时候为了避免遗漏,我们会向任务列表里放太多有的没的,导致整个列表越来越臃肿,不仅没有意义,执行起来也很烦。所以分解完之后,最好客观的审视一遍任务列表,看看不做某个任务是否会影响目标的达成,如果觉得没影响,就划掉这个任务吧(Time is money,men~)。
要考虑是否适合均分
有些目标看起来很适合均分,比如学英语常被分解为“每天背10个单词”,锻炼身体常被分解为“每天多做一个俯卧撑”。这种均分方式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客观规律,比如生理极限、学习曲线等,是一种图省事的分解方式。当然也不是说任何目标都不能均分,只是说在考虑如何分解的时候,要看看是不是有更科学的方法。
避免分解得太细
有些事真的没必要分那么细,比如晚上做晚饭这件事你还非要做分解,结果就是在目标管理上花的时间比真正做事的时间还要久,是舍本求末的做法。还是那句话,分解目标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要做什么事,如果已经知道了,就没必要再分解下去了。
不断修正
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不要分解的太细,后续的修正就是为了弥补一些由于任务分解不够细而带来的问题。比如在奔向目标的过程总发现某个任务难以执行,像是“3月去旅游”之类的,那就需要找个时间把它再细化一下。同时它也可以解决目标设定的偏差,比如发现某个任务成为了障碍,那么有可能是当时设定目标的时候没想好,可以考虑对目标进行修正。
考虑资源对任务选择的影响
有些时候,完成目标可能有很多种方式,所以在分解任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哪些资源对任务有约束,哪些资源对任务有帮助,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这些资源包括:组织、个人、物品、时间、精力、资金、环境等等。
好,以上就是目标分解的方法。至于工具,纸笔足够灵活,软件更加便捷,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会用MS project的同学,可以试试用它做目标分解,非常方便。
这一步做完,会形成一份或几份任务清单,上面列明了完成当前目标要做的所有事情。下一步,我们就要把清单变成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