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员工安全感从何而来?

员工安全感从何而来?

吉宁博士 2017年3月20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当年,老子在函谷府衙为府尹大人写的时候,一位年逾百岁却鹤发童颜的老翁前来府衙拜访他。这位老翁对老子说道:“老朽听说先生您博学多才,故特来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我今年已经106岁了,然而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而去了。

你看他们,耗尽心血所追求的荣华富贵却不能享受这种富贵,努力建设好四舍屋宇却落身荒野孤坟,而费尽心力开垦出来的沃田死后也只能得一席之地。对我来说是什么情况呢。我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能轻松度日。

虽然不懂种植庄稼,但是我依然能吃上五谷杂粮;尽管我不置只砖片瓦,可我仍然能够居于华丽的房舍中。因此,我的问题是:现在我是不是可以嘲笑他们徒劳一生,而只能落到一个不能享受生活的地步呢?”

听了老翁这番话,老子微微一笑,然后对身边的道童说道:“你去找一块木头和一块石头来。”当木头和石头拿来时,老子问道:“如果木头和石头只能择一个,您是选择木头还是石头呢?”“当然是木头。”老翁得意地拿起木头说道。“为什么?”老子抚须笑问。“因为这石头还没有打磨,所以它没棱没角的,我取它何用?而木头多少还能有点用处。”老翁指着石头回答。“那么大家是取石头还是取木头呢?”老子这时向身边的人询问道。众人都回答道取木头而不取石,理由和老翁一样。

听明白众人的回答后,老子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还是木头寿命长呢?”老翁犹豫了一下说:“自然是石头。”于是老子释然而笑道:“石头寿命长而人们却不择它,木头寿命短而人们却择它,只是因为它们一个对人们有用而一个对人们没用罢了。”

这个故事的本义是告诉人们石头和木头的寿命长与短,而不是短期表面现象的有用与无用。我曾参加一个国家级最大的农机产品展销会议,这个会议在中国连续举办了二十多年,深受广大企业与销售商的欢迎,是中国目前影响力最大的长久不衰的盛会。这一届会议新增加了一个内容,——人才交流展区。

展区中有一个熟悉的知名企业的老板,他说,近些年来,他一直苦闷于留不住人才,而且,最让他伤心的是创业时期的老员工一个个都离他而去,而他想不通的是给他们的待遇都是很丰厚的。听了他的话后我说,其实很简单,我是旁观者清啊。他瞪大眼睛看着我说,你说的很轻巧。

我说,是的,你想想,你的企业从白手起家到现在,固定资产是多少?他说,注册资金一个多亿啊,固定资产现在有2个多亿吧。我说,那么你的老员工呢?他们现在有楼房有车吗?他说,有的有楼房,有的有车,楼房和车都有的目前还没有。我说,这就对了,还需要再解释吗?于是他说,我懂得你说的股权制了,但是在中国,很难有企业家做得到。

纵观中国数以万计的规模企业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到现在还剩下几个?生生死死,起起伏伏,大家有目共睹。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只要一说到企业不景气,归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才问题,而谈到人才问题上,大家都会归咎于企业在用人机制方面存在主要问题,诸多如薪酬管理体系、激励机制不合理以及企业不注重培育企业文化等等。

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而实质问题是大家忽视了的股权问题。正因为在这股权的作用下,最终将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关于企业因为股权制迅猛发展的案例,蒙牛和阿里巴巴就是很好的见证,本文不再赘述。

一个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流动最频繁的是技术人员、销售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这些人员离开企业后,其所掌握的技术、客户资料以及企业信息等商业机密资源会随之流失,最要命的是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最终都会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成本的上升,如老员工离职后的生产损失成本及新人才的失误和浪费带来的成本等。同时企业要重新招聘、培训新的人才等;人才流失大多会在本行业内发生,他们或是自己创业、自立门户,或是流向竞争对手企业,无论何种情况都有可能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反差;人才的流失,还会使外界对企业猜想是不是领导不容人、企业留不住人才,是不是企业出了问题、经营不善等等,造成了这些企业经济上、商誉上、形象上的许多消极的影响。

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得从根本原因入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这个根本的策略,就是大多数企业家们不愿意谈到的企业的股权分配。

现在,中国的企业大都是有限公司,很少有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即使有的是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也是徒有虚名。那么,反映出来的本质就是企业是一个人说了算,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虽然他们也给人才缴纳各种福利待遇,提升奖励薪酬,但是,最终都逃脱不了人才的流失。前些日子我们这儿有个企业给人才缴纳100%的五险一金,但是,很多人才竟然对此漠不关注。

问及他们,几乎异口同声说出一句话,现在在哪个企业都不安全,能干多长时间谁的心里也没个数,缴纳那些保险等我们离开了以后,再找谁给缴纳啊?这也说明了新时期下,当代人才们已经失去了那种以厂为家的思想,他们想的只是眼前利益。导致这种眼前利益的思想原因是中国的企业不规范,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老板从内心深处没有发展成为国际化公司的长远眼光,他们一方面对人才的流失痛心疾首,一方面又不给人才一个真正融合成为共同的大家庭的环境。只是感觉木头比石头有用,但是,木头能发挥多大的用途却模糊不清。所以,挖起人才来不顾成本,用起人才来斤斤计较,这儿样下去的结果可想而知!

企业只有完全实施股权制才会根基长青。目前,企业通常都是以薪酬来衡量个人对企业的价值,特别是常常用来评价个人的能力、地位、业绩甚至发展前景等。但是,这样的年薪来衡量的薪酬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能不能永远的留住人才?假如还有企业给予更高的薪酬,你的人才会不会离你而去?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