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上市遥遥无期,创业公司该如何安抚持股老员工?

上市遥遥无期,创业公司该如何安抚持股老员工?

吉宁博士 2017年3月16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创业公司清贫辛苦不说,还扛着很多风险。很多员工愿意冒险加入,看中的就是巨大风险可能带来的巨大回报,激励股权。

公司上市皆大欢喜,公司倒闭一拍两散没什么可说。最怕的就是公司明明发展得不错,估值“噌蹭”地长,然而它就是不上市啊!像是挂在驴子眼前的胡萝卜。

一日不上市,再忠诚的员工也难免内心嘀咕。那么,创业公司究竟应该怎么安抚这群忠诚老员工的躁动之心呢?

2017年3月,Snap上市的盛宴,给很多科技公司带来希望,但是,细数包括巨头的创业公司,很多上市还是遥遥无期。

出行巨头Uber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经筹集了超过170亿美元,估值近700亿美元,但至今还没有上市计划。

Airbnb和Pinterest公司也实现了超过100亿美元的惊人估值,同样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相比过去,上市更难了。

尽管不能上市,很多公司的估值却是节节攀升,很多独角兽的老员工早已经是几百万美金身价。

但是,他们默默估算自己手里的激励股权市值后,难免躁动和担忧:公司什么时候才能上市?什么时候自己手里股权才能套现?

要知道,很多人加入创业公司,就是因为激励股权。公司发展得好,能上市或者被收购,当然皆大欢喜。如果发展不理想,也只能认栽。

最怕的是,上市遥遥无期,公司又限制激励股权私下转让,真是进退两难。

那么,创业公司该如何安抚老员工的躁动之心?

员工躁动,无非是因为手里的股权不能套现,公司该怎么办?回购股权。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不仅员工欢喜,对公司也是好处多多,可谓一箭多雕:

解决员工和早期投资人资金流动性问题;

而且,能够套现,员工士气也大涨;

公司上市进程的压力也得以减轻;

包括公司估值下调的压力,也能得到缓解。

在这方面,Uber是一个代表性的公司。在股权回购上,Uber设置了这些条件:

公司工作至少四年的人才可以;

兑换比例不超过所持有股权的10%;

而且,每个人最多1000万美元。

而且,Uber不会立即支付回购款,而是逐步付钱,当然,在这个支付期间,你得没有离职。这样公司现金流压力没那么大,又能鼓励员工更长时间服务公司。

不仅如此,这种回购方式,还能让公司从股权上获益。

Uber回购普通股的价格,与最近一轮融资中投资人认购优先股的价格相比,有25%到35%的折扣。

回购完成后,公司可以在后续融资中,以更高的价格向投资人出售股份。

对于员工来说,虽然有折扣,但是股票价值已经翻了很多倍,套现也是不亦乐乎。

不仅是Uber,很多公司都会采用这种回购模式。

比如,美国数据分析公司 Palantir,去年5月豪掷2.25亿美金回购,目的就是缓解估值下调的压力。

当然,公司掏钱去回购员工的股票,都是有条件的:Palantir要求参与回购的员工同意,在12个月内不从事与公司具有竞争性的业务,也不得在此期间招揽公司任何员工一起离职。

并且公司与员工约定了保密义务,禁止公开回购的信息,甚至禁止讨论回购事宜,同时要求员工放弃对公司的任何索赔可能。

实上,对于中国的创业公司来说:

如果你采用的是境外架构,且有充足的现金流,可以参考上述回购方式。

如果你采用的纯境内架构,公司回购操作起来相当复杂。怎么办?可以通过变通的方式,以创始人控制的持股平台,来回购一部分老员工手中的激励股权。

如果创始人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持股平台也可以考虑少量融资,来逐步支付激励股权的回购价款。

除了公司回购,还有一个让员工激励股权套现的办法:允许股权对外转让。

一般情况下,创业公司会限制员工激励股权的对外转让。但其实,公司可以豁免限制,甚至主动去帮助员工转让。

2016年9月,Airbnb宣布融资5.555亿美元,有媒体报道,投资金额最终能达到8.5亿美元。

在此次融资的同时,其实还进行了另外一项交易,那就是公司允许一些员工出售股票给投资人,总计约2亿美元。

也就是说,公司卖股票融资的同时,也帮助一些员工出售手中部分股票套现,各进各的腰包。

与回购不同的是,这种方式,不管是境内架构还是境外架构,都可以参考。

在中国,创业公司还可以利用新三板甚至全国各地新四板的价格发现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尝试解决员工激励股权的流动性问题。

在处理员工激励期权的问题上,公司和员工,都有哪些需要知道的?

对公司来说,好消息是,对于中国境内架构的公司创业公司来说,可以享受2016年9月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公布的支持创业公司股权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

当然,你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你是境内架构,不属于政策列明的批发零售业等限制行业目录,激励计划的要求,人数比例的要求以及持有时间的要求,等等。

对员工来说,你要看清楚期权授予协议中,行权时间的限制。

如果你持有公司的期权已经成熟,但还没有计划离开公司,也不必急于行权。

尤其需要注意行权的税负和创业公司价值波动的风险。之前还出现过公司员工行使期权后,白干几年还亏了钱的案例。

即使有离开公司的计划,也要搞清楚行权的期限,以及行权的代价,包括行权价格和可能的税负。

尤其是要核实清楚,是否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待遇及享受的条件,并积极了解税收筹划的空间。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