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是培训体系和文化体系,尤其是培训体系,是人才体系里最直观、最显性的东西。国内的大多数企业,都希望能有完备的培训体系,从而形成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但是,很多同行都觉得企业培训体系搭建不完善,员工培训热情不高、配合度不高,让培训走入了死胡同:
1、公司没有培训制度,培训福利和课程随意性大。
2、公司没有内训师或者内训师素质低,根本不能满足公司的培训需求,很多课程不能组织实施,自然而然培训目的就不能落地。
3、与外部咨询公司合作,花了很多钱,但没什么效果,总落不了地,员工反映理论东西太多,没有实操的,最后领导员工都不满意,培训还是做不好。
4、总觉得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不高,配合度不高,所以培训自然就没效果,然后又陷入死循环中,组织者觉得员工不参加培训,员工觉得培训没用,不想参加,最后一直恶性循环。
要想解决培训中的困惑,需系统性搭建培训体系。培训体系搭建虽然是一个复杂的的过程,但一步步分析,发现还是可以慢慢做的。
第一, 制度层面
编制一套完整严谨可行的培训制度,从源头保证培训能够正常运转,有制可依。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包括员工培训管理、培训资源管理,内外部讲师管理、培训资料管理、培训评估考核管理等各项制度。
员工培训管理可以明确界定不同岗位员工需要接受不同层次、不同数量的的课程;培训资源管理可以明晰培训主体,明白培训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培训讲师管理可以为内部讲师的成长提供保证,提供资源支撑等。其实后续还有很多制度的作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总之,制度建设就像修公路里打地基,公路劳不牢靠就看地基夯的扎不扎实。
第二, 资源层面
训软件等。这些资源都是公司可以显性列出的,大多数培训从业者都没有这些支撑就直接进入运作层面,最后的培训效果都可以预见。课程体系和讲师体系是资源层面最重要的两组资源,这两者直接决定了培训体系能否运转。
课程体系的搭建分三步:第一,理清公司现有岗位,对岗位进行归类,分大类进行课程设置;第二,结合岗位性质,进行课程优化,搭建高中低三层课程;第三,结合讲师资源和课程落地效果,最终确定课程,形成课程体系。
讲师体系的搭建也分为三步:第一,成立讲师专家评估小组,确定报名海选的条件以及讲师待遇和激励政策;第二,进行讲师海选,收集所有满足条件,并进行课件制作、试讲等评比,选出优秀预备讲师人才;第三,进行讲师队伍管理激励,形成战斗力。
因此企业培训做的好坏取决于资源的多少。资源层面就像公路的路面,汽车能不能高速行驶,就看路面好不好。
第三, 运作层面
大多数同行日夜操劳,始终徘徊在运作层面,一直从事培训组织管理工作,但实际操盘效果却未如人意。运作层面最重要也最难的事情就是获取培训需求,培训效果能否落地的关键取决于需求的准确度。
目前用的较多的培训需求获取方法有问卷调研法、BEI行为访谈法这两种,但实际操作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工作量大、员工和部门主管培训专业水准参差不齐,所以统计出来的需求并不准确,从而无法落地。目前各行各业都有自身的经营特点,所以获取的需求路径也各不相同,但希望都能准确获取,提升培训水平。
运作层面像公路上的汽车,培训需求是汽车的方向盘,车子将要开往哪里,取决于方向盘往哪里转。驾照考的分数再高,如果不经常开车,那开车的技术也不会有长进;同样培训体系搭建的理论再熟,如果不在企业实操,那还是理论,永远转化不了价值。行动吧!同行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