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薪酬管理体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生活的核心活动。但是,不论工作对人们来讲有多么重要,如果企业支付的报酬不够好的话,都很难让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因此,在企业内构建良好的薪酬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责。
优化薪酬管理体系是改善员工工作态度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薪酬管理是指组织分配给员工的直接和间接货币激励以及非货币激励的过程。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关键是开发员工确信为公平的激励结构和激励过程。一个好的薪酬管理体系不仅是让员工获得与各自贡献相符的公平报酬,更重要的是引导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从而创造出更为出色的工作绩效。
2.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最影响员工工作态度的因素是管理水平,“不患寡而患不均”是绝大多数员工的典型心态。
虽然企业日常管理中,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公平,但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制定各项人力资源制度或对用人部门进行相关培训时,应重视该项因素的影响,对于某些暂时无法改变的不合理状况,可以通过与员工的主动沟通,取得员工的谅解。
3.利用职业生涯周期调整员工工作态度
近年来,职业生涯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到人力资源日常管理活动中,这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实践。通过职业生涯设计,企业将更加关注员工个人的发展需求,从而更为有效地进行配置和使用,减少“不尽其才”造成的浪费。
事实上,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其工作态度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员工工作态度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其变化呈现一条明显的v字曲线。员工工作态度在其职业生涯初期相对较好,在5年左右降至低谷,此后工作态度会逐步回升。
v字曲线与实际情况非常契合——初入职场时,新人往往情绪高涨;随着对岗位技能和工作内容的逐渐掌握,职业倦怠感相继出现,工作积极性也随之下降;但随着工作年限的进一步增加,职业生涯发展进入黄金时期,职业机会和回报都大幅提升,同时受到生活、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员工对工作会更加重视,工作态度指数又大幅回升。
遵行这条规律,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企业内3-5年工龄的员工进行轮岗、培训进修、晋升、外派等,从而主动地为这部分员工群体增加工作的新鲜度,激发他们的工作兴趣,从而帮助员工重新找回积极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