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将企业文化与“员工活动”划上等号。只要一谈到文化,自然而然会蹦出“温暖、家、运动会、生日会”等字眼和事件,似乎只有表达对员工“无尽的爱”才能显出自身文化的独特韵味。只可惜,此文化非完整的彼文化,活动能带来一时热闹,但也许带不来心目中期望的效果。
一方面,如果有人问你公司是如何建设企业文化的,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我想大部分会想到“口号”和“横幅”吧。
在我们心里,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那张贴满照片的墙,或者是挂在显眼位置红的刺眼的横幅,亦或是只在领导报告和纸面上看到的口号。这类文化观念仅仅把眼光停留在宣传层面。在这个层面偏执下去,就会出现很多如“打屁股”、“跪拜”等畸形的文化建设手段。
另一方面,也许有人看到企业文化,就会立刻站起身来,瞟着不屑的眼神说,不就给员工画个大饼吗,非要包装的高大上。惜哉,惜哉,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应该是企业生存的思想基础,为什么到了员工心里就变成了大饼?这正说明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中,偏离了轨道,只重形式未重实质吧。
研究证明,组织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的竞争,独特的价值观将带领企业走上一条别具一格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企业文化是组织能力的独特展现。组织能力是一个组织独特的DNA,是一个组织区别于他人并能带来竞争优势的能力。在外部蓝海日渐式微的今天,由外转内关注组织能力的提升就成为企业赢得可持续发展竞争实力的关键,而企业文化正是组织能力的一种独特展现。
强大的文化会给组织带来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发展顺风顺水时这点也许并不明显,但在逆流而上时,昂扬的斗志和坚强的信心将成为涉险滩,勇发展的坚强后盾。因此,在企业发展至一定阶段,必须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和战略的突出位置,详细谋划,认真执行,届时必将开花结果。
在营销学领域,品牌是一个公司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她能给用户带来独特的溢价和体验。通过在用户心中植入品牌的印象,可以持续增加公司与用户之间的情感交流。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对苹果的产品如此痴迷,从而产生“果粉”?除了产品本身的创新外,品牌的力量也不可忽视。
企业文化正是公司品牌的有效延伸,她不仅体现在用户对公司的一种感受,更能在吸引优秀人才上独树一帜。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植入用户和员工心智,从而使他们在功能与产品,体验与公司之间划上等号。
在互联网时代,组织如何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一支优秀、团结、奋发的员工队伍应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个体人力资本崛起的时代,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能力、态度,要组织一支目标明确,敢拼敢干,责任自豪的铁血队伍,企业文化必不可少。
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人一定要加强与文化的契合性,各级经理人在行为上要有率先垂范的责任和意识,要注重在管理层和员工中树立文化领域的标杆和模范,通过榜样的力量使文化成为员工行为中的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