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调查主要调查的项目包括身份识别、教育培训、工作履历、个人司法记录、数据库调查等。其中,身份识别指核实候选人身份证的真假;工作履历包括调查工作经历是否真实,即时间、职位、离职原因和雇主评价等;个人司法记录包括个人是否有公检法案底等记录;数据库调查指社会其他相关与个人相关的记录的数据,如交通违章等。
大部分背景调查是在用人单位有录用意向、但候选人尚未入职之前进行,称为入职前背景调查。
在这个时段进行背景调查所面对的候选人比较少,可以节约招聘成本,而且一旦发现有造假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灵活处理而法律负担较小,但是这个间隙时间比较短,不一定能够完成背景调查,候选人有可能因为等待时间长而转向其他公司,导致用人单位失去优秀的人才。
所以,在时间把控上,要注意。
另外一种做法是在员工入职后、试用期之内进行,称为入职后背景调查。
企业试用期在1个月到3个月之间,这段时间完全能够进行充分的背景调查,也不用担心失去优秀的员工。
但是由于已经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员工已经实际到公司工作,一旦发现有造假情况,公司辞退该员工要冒比较大的法律风险,而且如果该员工存在职业道德上的问题,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会大很多。
所以,建议对于大部分的职位,公司可以采取入职前背景调查,防范于未然。对于公司紧急招聘的职位,可以入职后再补上背景调查,但需要在法律上做好相应的防范。
此外,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是对全体员工都要做背景调查,一般是具体一定级别的关键岗位才进行背景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