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平理论的角度看,低于绩效结果的薪酬设置不会令一些原本可能敬业的高效员工变成混日子的低绩效员工,并造成可利用人才流失,使企业还要承受人才替换的成本。
而高于绩效结果的薪酬设置虽然可能会暂时提升员工满意度,却使激励变成福利,在企业需要动力的时候无油可加。
员工往往会将自己在工作上的投入与企业给自己报酬的“投入产出比”,与同事或企业外部同一工种员工的“投入产出比”进行比较,如果比值比别人高了,就会觉得薪酬分配不公平。
所以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绩效考核方式与薪酬激励之间的匹配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只有持续关注两者之间的匹配,才有可能持续营造结果公平感,并有效牵引员工行为。
不管最终的分配结果是否公平,如果员工拥有参与的机会,并且对分配的过程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力,那么公平感会显著提升。
遮遮掩掩,回避矛盾只能把问题捂得霉烂腥臭,以致到决策不得不出台的时候匆忙了事,结果定然各方都不满意,并给员工的心理带来更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