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遵循的规则与其他大多数公司都不同。苹果公司把“非同凡想作为自己的口号,但在许多方面,谷歌才是真正思维跳脱的公司。打个比方,它不只是把乐队的一位鼓手换掉了,它有时候甚至把整个交响乐团的人都换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个谜,因为谷歌似乎不理会商业社会其他成员所使用的规则和逻辑。谷歌会放过有着明显机会的项目,却为看起来要大笔烧钱的项目投入重金。其他公司人会为取消产品而感到尴尬,谷歌却会骄傲地宣布这类消息。谷歌的“交响乐团”之所以特立独行,是因为他们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
大多数公司的战略思维取决于它们开展业务的方式。互联网公司—例如谷歌—的工作方式从根本上就与众不同。网络软件会持续不断地变化。你不能进行僵化的规划,而是需要让软件日复一日地进化以响应客户行为的变化。你的进化速度越快、越灵活,你的产品就会越成功。
这种演进式的方法以及为之提供支持的敏捷设计流程已经融入了网络公司的灵魂。谷歌是史上最早以快速响应为荣,而不以严格规划为重的超大型公司之一。除了偏爱快速转型之外,谷歌的高级管理层还注重培养企业文化。在大多数大型公司里,掌权的职业管理人才都出身商学院或金融界,那些地方都是以传统大型企业的节奏和运作特质为蓝本,对他们进行培训的。他们所说的语言更偏向于科技而非商业,并且他们瞧不起现在金融界和营销界只提大方向的夸夸其谈和空泛的一再保证。
在苹果公司这样的企业里,愿景指的是人们所追求的没法完全量化或者衡量的东西;伟大的产品设计就是一种艺术,最重要的变革遵从的是直觉,而不是事先的证明。但工程师所接受的培训告诉他们不要基于直觉行动。当然,你可以有直觉,但你只是用直觉来进行假设,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你根据检验的结果行动。
谷歌第二个不寻常的地方是股权架构。谷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当然,它发行股票,并且具备普通上市公司的所有其他属性,但谷歌56.7%带表决权的股份掌握在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手中。只要这两人依然是朋友,就能联手对公司做任何决策,而且他们不可能被股东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