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是企业损失了熟悉公司业务和文化的干将,损失了业务传承、新业务机会、客户资源、文化传承、甚至在职员工感受等等,带来了负面信息传播。员工离职大多都是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采取这种双输的激进做法,以换取内心的平衡。
那么企业为什么不去好好研究员工为什么离职呢?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员工离职之前已经对公司不满已久,他们先是厌倦,然后不快乐,然后不满意,然后抱怨,最后抱怨加重忍无可忍,这是经过长期的心理斗争才做出的理性判断。
而从不同层级员工离职的原因分析,基层员工、中层员工和高层员工离职原因大多数是不同的。
入职两周离职,说明新员工看到的实际状况包括公司环境、入职培训、接待、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与预期产生了较大差距。
这时候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做什么呢?
1.在入职面谈时把实际情况尽可能的讲清楚,不隐瞒也不渲染,让新员工能够客观的认识他的新东家;
2.把入职的各个环节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包括从招聘到通知入职、报道、入职培训;
3.与用人部门交接等环节,充分考虑到新人的感受和内心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和介绍,让新人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让他了解他想了解的内容。
入职6个月离职的,多半与直接上级的领导有关,即经理效应——他能不能取得卓越成绩最大影响因素来自于他的直接上司。
这时候就是经理要做的事情了。
1.要想办法让公司的经理人们接受领导力培训,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领导力应具备的素质。
2.经理人要了解下级的优势,并让他的优势与岗位职责匹配,为公司发挥最大效用,同时也让员工体现出了他的价值。
3.直接上级应该是最先了解下级的各种动向和倾向的,他的一句话可能解决问题也能造成矛盾,如果没有处理好,队伍士气下降、战斗力下滑,就会进入不良循环。所以沟通话术很重要。
3-5年离职,与职业发展有关。学习不到新知识和技能,薪酬提升空间不大,没有更多高级职位提供,此时员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跳槽。但对企业来讲,这个阶段的员工应该价值最大,离职损失较大。
因此要根据不同类型员工的需求结构不同,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了解员工的心理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调研职业市场供求关系,主动调整薪酬、职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