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如何建立培训人员与业务部门的交流机制?

如何建立培训人员与业务部门的交流机制?

吉宁博士 2016年3月11日 企业管理培训

很多培训项目是需要依托于业务部门的支持。培训项目的课程内容设计与开发需要业务内容专家贡献力量。因此建立培训人员与业务部门的交流机制就变得尤为重要。

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建立机制,使业务卷入到组织学习流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经理人员教练机制,与绩效结合在一起;

第二,讲师参与业务手册的编写;

第三,在开发的各个阶段评审开发成果,引入资深业务主管评审,在业务专家内建立赛马机制,调动荣誉感。

培训人员是一个情报获取和解读的高手,还应该是销售的高手,结合解读的信息,能够将自身能够利用的培训资源和业务需求、培训需求做完美的设计与结合。

而此外,建议企业举办业务分享会议。比如分享过程培训人员不仅仅是旁听,还有挖掘和催化的作用;分享者的资格和分享信息本身的权威性和专业度;好内容也需要针对人群和学习场合针对性呈现;推广分享内容,同时扩大分享者的声誉,使贡献者获得鼓励。

在交流中适时引导。通过分享完成内容贡献,事后由培训人员对内容结果逻辑进一步梳理。比如有公司的案例教学方法,就很有借鉴意义,训练部分一定要嵌入实际的工作流中,围绕真实的业务开发案例,围绕案例进行沙盘推演、复盘训练,训练后工作行动,并汇报成果,对业务产生触动,感觉大学对业务帮助很大。

培训课程需要源于公司实际业务,经过提炼并结合一定的理论外化,学员觉得真正能够用到业务实际工作,而不是觉得培训课上感触颇深,回去后还是无动于衷,培训是否接地气已经成了很突出的一个需要解决的矛盾了。

所以,从培训的学习内容上来看,应形成知识管理闭环,这个闭环的实现需要蛮大投入和精力,而且还需要机制支撑,有时候这个机制需要培训部门促动业务部门去建立。

闭环不是一步形成,但可以在不同阶段重点推动。实践中有公司是以项目的方式,形成一套运营的机制和方法,前期以培训部门为主导,业务部门支持,逐步过渡到业务部门自己运作。

标签: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