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与2014年比42.7%受访者年终奖减少

与2014年比42.7%受访者年终奖减少

吉宁博士 2016年1月1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年关将近,许多职场年轻人奋斗了一年都等着发年终奖。对于很多人来说,年终奖被看做是单位对自己一年工作的评定,更是决定去留的原因之一。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3%的受访者还在焦急地等待年终奖的到来。40.4%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年终奖并不满意。关于重视年终奖的原因,53.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辛苦一年,应该劳有所得。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的单位类型分布为,12.5%的受访者在政府及事业单位,22.0%受访者在国有企业,16.2%受访者在外资企业,44.3%受访者在民营企业。

调查中,20.0%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发了,59.3%的受访者表示还没发,还有16.8%的受访者直言今年没有年终奖。3.9%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在大家关心的具体数额上,55.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年终奖在5000元以下。

其中,21.8%的受访者能拿到2001元~5000元,15.5%的受访者能拿到1001元~2000元,18.3%的受访者年终奖在1000元以下。还有16.0%的受访者年终奖会在5001元~1万元,9.3%的受访者会在1万元~3万元这个区间,3.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年终奖会超过3万元。

此外,16.0%的受访者目前还不知道会发多少钱或等价物,心里既期盼又忐忑。常言说,幸福感都是比较出来的,在2015经济形势总体不太好的背景下,和2014年相比,受访者的年终奖是缩小了还是丰厚了?调查显示,42.7%的受访者表示比去年少了,20.0%的受访者回答比去年多了,37.3%的受访者觉得不好说。

在国内一家大型药企工作的人力资源吴经理表示,年终奖是薪酬管理体系中激励性很强的一部分。“因为复薪的方式有三种:岗位复薪,就是日常基本工资;绩效复薪,包括奖金、年终奖,用来表彰员工对工作和企业的贡献;能力复薪,对于员工能力或者潜质的复薪。因此,年终奖是一种体现员工对企业贡献的激励方式”。

在地产行业,年终奖在年薪中的占比,尤其是中高层,会很高。因为这意味着人才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和选择。对于基层员工,年终奖在薪酬中的占比就不是特别高,可能一年也就14到16薪。

而如果对年终奖不满意,你会归因于什么?调查显示,45.1%的受访者认为是单位过去一年里效益不好,37.4%的受访者认为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可见,虽然认为年终奖不如预期,但大多受访者都表现出了从单位角度考虑问题的宽容态度。

员工对年终奖不满意,问题主要出在三个方面:一,公司业绩好,但没有体现出和员工是利益共同体;二,干得好却拿得少,没有体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三,承诺与最后发的不一样,没有体现一致性。“从结果来看,这些都会引起员工不满。但具体发放方式还要结合公司的业务、文化等实际情况,才能有激励效果”。

要挽留员工,在企业中,一般会通过提职级或增加固定随月发放工资等方式来调整。通过削弱年终奖的预期,来减少因为发放年终奖导致的流动风险。“现在的90后新员工,激励他们或让他们留下的最主要原因往往不是薪酬,而是有没有更多发展机会,学习成长或职位晋升的空间大不大。短期激励并不是最主要的”。

标签: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