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总裁的职能只是提供“目标”和“目的”,至于如何去达成,相关的“手段”和“方法”必须要由部下来自由发挥,自主思考。
如果一个总裁连工作手段和方法也要具体下指示的话,部下就不能考虑其他的可能性了,这家公司也无法培养员工独立思考、自发工作的精神了。
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总裁们确实会干涉部下们的工作手段和方法,做出一些细节上的指示。对于职场人来说,总裁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因为总裁是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人。一旦总裁说“就这么办吧”,即使他给出的方法和手段明显是错误的,作为部下也不可能无视。失败了反正也不用自己承担责任,只能默默地按照指示去执行。
如果部下无视总裁的指示,即使通过别的方法把事情办成功了,总裁也未必高兴。这名能力突出的下属今后很可能会遭到总裁的冷落和疏远。
当然,这也要看总裁的性格。连做事手段和方法都要亲自下达指示的总裁,很可能是那种自信心爆棚的人。违抗这种自以为全能的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不能用“总裁的指示”以外的方法来工作,这点也是作为职场人必须牢记在心的生存法则。
既然已经说到目的和手段,那就顺便说一个要点,那就是绝对不能把目的和手段相混淆。举个例子,某个工厂为了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决定采用两种方式(手段):“生产线生产”(操作工人排成一条线,按照操作流程组装产品的生产方式)和“单元生产”(由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团队组装产品的生产方式)。可是,当生产线生产和单元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之后,接下来的目的就变成了生产线方式的改善。当初提高生产效率的最终目的就这样被遗忘了。这就是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的一个例子。
这种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的现象.在工作的所有场合时有发生。比如说,在办公室里,为了“事务工作的合理化”,开始导入电脑。但不知不觉中,导入电脑的初衷就会被遗忘,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电脑的性能、台数和系统上面了。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要养成“重新审视目的是什么”的习惯。为了达成目的,手段是可以灵活调整的。
原本是为了“事务工作的合理化”才决定导入电脑的。如果还是坚持认为没有电脑更合理的话,极端地说,把电脑从办公室里全部撤走可能也是一个选择。或者觉得买电脑不合算的话,考虑租用电脑也是一种选择。重要的是目的,手段只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去调整就可以了。
如果一直僵化承袭某种手段的话,它就会变成不成文的规则,要想改变就需要大量的投入。于是,团队就会变得越来越保守。为了防患于未然,养成“重新审视目的是什么”的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