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日:那些参会大佬们说了啥?

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日:那些参会大佬们说了啥?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22日 企业管理培训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今日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各国领导人及互联网精英齐聚于此。出席此次大会的众多大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曹国伟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的节奏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快,将创新的注意力聚焦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擅长的领域,会更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70岁的柳传志是出席此次互联网大会最年长的企业家。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前,柳传志正和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交谈。需要说明的是,拉卡拉正是联想控股成员企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联想除了通过投资布局,目前有拉卡拉和翼龙贷两家控股成员企业。柳传志向新浪科技表示: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和发展,有非常大的期待。

尽管制造领域引进“机器工人”是大势所趋,但工厂大量引进工人机器人之后,工人的数量并不会因此而减少。据郭台铭透露,未来工人会由当前的手工劳作为主转变为脑力工作为主。据了解,目前,富士康正在全力推动在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配合工业版4.0的演进,“我们将全力投入在万物联网方面的关键技术”郭台铭表示。

此外,据郭台铭透露,机器人是富士康战略发展重点,未来主要会通过从国外引进机器人以及与阿里巴巴、软银合作,将包括Pepper在内的机器人服务带到全球。

刘强东采访时称:关闭C2C拍拍网是因为拒绝不了假货,关闭之后的原有人马调整进入了京东到家和京东商城。“有些假货店被拍拍关了之后,可以在3分钟内再开一个。当一个行业违法成本为零的时候,违法就不可避免。”在解释关闭C2C拍拍网时,刘强东向新浪科技表示。“拍拍关了之后,员工都到了(京东)商城、(京东)到家和(京东)金融,我们现在集团超过了11万名员工,所以吸纳1千多人很容易的,我们每年都要招好几万人。”

关于和永辉合作的进展,刘强东表示已经在上线测试了,但还没全部上完。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刘强东就电商平台假货问题发表言论称:打假是件容易事,“一名程序员只需1天就能搞定这件事。你能想象得到花80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古驰品牌的手提包吗?”

此前在黑马会活动上所说的“有些企业变成了资本的努力,为高估值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并非指的是“小米”。周鸿祎在活动上说:“我就不点名了,本来有一家企业我还是很推崇,不忘初心,他们也许能把手机做的非常好,而且他们真的通过营销创新,也做的非常好。但自打他们给自己了一个很高融资额之后,自己给自己背上了很重的包袱,就变成了资本的奴隶。从旅行箱到旅行包,反正什么都做,所以就给了华为巨大的机会。”

自从阿里全资收购优酷土豆以来,有关古永锵离职的消息一直不断。今天古永锵向新浪科技直接表示,自己的职位不会发生任何变动。未来他又提到了与阿里的电商联动,他认为优酷土豆的内容与阿里可以很好的整合,通过与阿里平台的打通,用户在观看视频时看到自己想买的东西就可以直接点击购买。

他表示未来优酷土豆的硬广收入比例会越来越低,通过营销以及与阿里平台打通产生的收入会越来越高。

对于此前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提出的“新的饭碗”具体指什么时表示,新的饭碗指联想现在的三大业务。杨元庆指出,个人电脑、移动和企业级业务是现在联想的三大业务, 他将此形容未联想的“三驾马车”。他认为,如果说到新的饭碗,未来联想有这三个业务就足够了。 

近日,在企业领袖年会上,柳传志曾表示,杨元庆的队伍要往前发展,要不断冒更大的风险,如果没有其他的饭碗,也不敢说坚决支持杨元庆,因为要活着要有吃饭的饭碗,有了新的饭碗后,才能有力的支持他们突破。

履新中国移动董事长不久的尚冰在接受新浪科技专访谈及履新感受,尚冰称:“责任大、压力大、任务重。”尚冰于今年8月24日三大运营商一把手集体轮换中正式调任中移动董事长,到12月15日,履新满113天,他的上一个职务是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退休后,尚冰接掌了中移动这艘中国通信业巨舶。

到2016年,中移动预计将实现拥有5亿4G用户,4G用户规模优势将进一步体现。作为中国4G进程中截至目前的主角,尚冰主导的任何重要决策,无疑都将激起回音。

未来,苏宁希望与更多的创客团队进行合作。对于任何创意和创新性的理念和产品,苏宁永远敞开着大门,未来他将把苏宁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张近东表示,苏宁要为年轻人打造事业、梦想与快乐的一揽子支持平台,为年轻人创造成长的风口。之后,还将率先在苏宁易购云店上线创客平台,与创业团队共享苏宁的平台资源。

今年,苏宁在资本层面与阿里进行合作,在业务层面牵手万达,对于下一步苏宁是否会跟更多公司合作,张近东表示,今年苏宁搭建了互联网+零售发展的高速公路,就是希望通过将互联网零售能力向更多的企业开放共享,通过开放入口、接口和出口,缩短大家的转型时间,让更多企业有能力发展互联网化的运营模式。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