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中低端制造业现新一轮倒闭潮,劳动成本成关键

中低端制造业现新一轮倒闭潮,劳动成本成关键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22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今冬的珠三角,湿润温暖中却透着阵阵寒意,生计已不是茶桌上讨论的主题,未来才是。从深圳到东莞、再到广州,每座城市都有着自己需要处理的具体问题;从电子、印刷到家具、服装,有人绝望、有人观望、有人死守、有人离场,也有人并不担忧。

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在看近期的新闻中会发现,南部沿海,许多人的脸上挂着焦躁与迷茫。工厂关停,工人离开。“东莞4000家工厂倒闭”“珠三角1亿多工人今年或提早回家过年”……一个个有些骇人的新闻标题,多少还是影响到了当地人的心情。

我们间接的感受是,深圳的产业结构转型主要在2013年和2014年比较集中,今年反而缓和下来了。深圳这边,不少工厂都搬到东莞、惠州等地了,只留下一些大型企业的研发部门。其中,华为的研发部门留在深圳,其工厂拟搬迁到东莞。

市场颇似多米诺骨牌,东莞企盼着大企业,其中小型企业也开始了撤离。东莞经济最初由台资和港资带动起来,如今,不少台资和港资已陆续将生意迁至东南亚地区或湖南、江西等内陆省份;本土工厂搬迁的目的地则是长三角地区、内陆省份乃至非洲。

东莞的工业区比深圳容易找许多。这座城市简单明了:皂一工业区、皂二工业区、向西工业区、桥头第二工业区、桥头第三工业区……这些公交站的名称,昭示着城市的根基。工业区内,如今随处可见“厂房招租”“厂房转租”“工厂急招工”等各种形式的留言和广告。

由于工厂密集,东莞几乎成为此轮被媒体定义为“工厂倒闭潮”的缩影与重灾区。“去年我们面临的是‘之前每年赚一百万今年只能赚二十万’的问题,今年,是看不到未来的那种绝望。”一位工厂企业主坐在餐厅,对对面的人努力压低声音说道。

目前珠三角最大的问题是招工难。“到处都缺人,这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工厂往湖南、湖北、安徽那边迁,工资和这边差不多,工人就不愿意出来了。”主作展会、熟悉多个行业的人说,“除非像大企业,仍然相对内地具有足够的工资优势。”

“中国的劳工成本在过去五六年间翻了一倍,土地成本也涨了很多。珠三角大部分是中低端制造业,所以中低端企业的倒闭不可避免,很正常。但劳动力成本并不影响中国的中高端制造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云华表示。

这两年人工涨得太快了。现在工人都要4000元月薪,我们都要给工人上社保、医保。同时,还要给工人休节假日以及每周休息一天。这个是不可能做下去的,对于我们这些传统的中小企业,不加班就等于没钱赚。一位曾在当地做生意的企业主透露:“今年是比较难做。”他认为,现在企业不太好经营,一个重要原因也同样是——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带来的企业经营相对困难。

“现在的工人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可以拼命给你工作,还会主动要求加班。现在,让工人多做两个小时,工厂就要被罚钱。同时,产品价格还卖不上去。当老板太辛苦了。”他说,人力成本的提升是大势所趋。“我们的人均国民收入已经比较高了,工资不能这么低。所以我们就不该要这些(只依靠低人工成本)的产业了,我们就该让它走掉。”

未来在哪里,工人们不知道,工厂企业主们也不知道。多年研究产业结构转型的刘云华认为,企业转型可以考虑三种出路:要么往内地走,同时将企业做简单升级;要么自己设计中高端产品;要么购买国外产品或品牌。珠三角必须做出这个转型,这个过程会比较痛苦,可能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

标签: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