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企业应该盯紧自己的人才

企业应该盯紧自己的人才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前不久,美国CNN一则以“携手中国制造”为口号的广告,正在改变海外对“中国制造”的负面看法。在国内,“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精造”、“从中国制造到为中国而造”新提法的盛行,正彰显着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在经营和人才配置策略方面的变化。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精造”,反映的是中国企业从劳动密集型的代工模式转变为以研发和销售带动发展的新局面,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这一转变必然反映到企业的人力配置上:万宝盛华2009年中国民营企业人才策略调查发现,54%的民营企业最常招聘的人才为设计、研发类人才,位居所有需求人才之最,其次为销售技能领域的人才,占到52%.在这类技能人才的需求中,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尤显旺盛,占到了所需技能人才的半数以上。

而“从中国制造到为中国而造”,反映的是外资企业将中国作为生产基地转为消费中心的演变过程。在金融危机这段时间内,欧美市场持续疲软,更多的跨国公司把业务开拓的目光放在亚太市场,尤其是“金砖四国”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为了更加贴近这个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增设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点,无疑,在华外资企业对技术研发类和销售类的人才需求也将水涨船高。

然而,与旺盛的人才需求相对应的是,研发、技术、销售及管理类人才供给的短缺。万宝盛华2009年度人才短缺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大陆,研发人员首次进入十大短缺人才之列,雇主最难填补的职位是技术人员、管理层/高级管理人员、销售代表。技术人员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经连续第三年成为最难填补的职位。而管理层/高级管理层也愈来愈难填补,该职位从2007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三位,2009年已经跻身至第二位。

面对有限的人才资源,中国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经济复苏中奋起,主动采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从外资企业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快速完成制度化和国际化的蜕变,迅速把握扩张契机。

同时,从一年一度的高校招聘中也显现出中国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高潜力人才争夺的炽烈程度。以前,到知名高校揽才,举行校园招聘会,好像是外资企业的专利。但在2009年,民营企业到高校揽才的步伐和呼声,甚至比外资企业还早还高。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高端人才的争夺中,在华外资企业竞争优势受到威胁,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占据上峰。民营企业使出的杀手锏,即以事业吸引人,令几年前对其望而却步的优秀人才心驰神往。而这正中了外资企业的要害,成熟的组织架构,高管多由母国公司委派的人担当,难以打破的职场天花板……导致在中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保留上失守。在薪资福利上,民营企业开始转变观念,逐步缩小与外企的差距,不惜重金,采取多样化的福利薪酬策略,如股权激励措施,来吸引、投资和保留人才。

为了上市和国际化,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舍得花精力和财力投资人力资源,引进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万宝盛华2009年中国民营企业人才策略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现象。在最常招聘的人力资源技能领域人才中,89%为管理类人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通过引进人才,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建立企业管理学院,培养企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当然,外资企业表现的并不完全都是劣势。在高潜力人才的争夺上,完善的员工职业规划和管理制度,富有吸引力的雇主品牌,依旧使外资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但是在华外资企业要想在人才争夺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需要盯紧自己的人才,重新审视市场状况,打破原有人才吸引和保留上的禁锢。如破除原有母公司委派的人担任高管的格局,提供充足快速的职业发展机会,提高股权激励在员工中的覆盖范围……以增强人才竞争优势。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