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小心自恋型领导者

小心自恋型领导者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健康的自恋型领导者善于反省,并且乐于接受现实的检验;不健康的自恋者则希望得到别人的推崇,而不是喜爱。
心理学家认为,自恋者行为的驱动力就是对荣誉的渴望。研究者发现这些自恋者厌恶常规,但在面对困难的挑战时会十分兴奋。这些人非常适合压力大的工作,比如律师和领导阶层等。
有无产生同情心的能力
正常的自恋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一个受宠的婴儿往往会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核心,所有人都要停下手头的事情来满足他的需要。长大之后,这种态度逐渐演变为一种积极的自爱意识,它会给人们适度的自信,这是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如果缺乏这种自信的话,人们就无法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和力量。
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自恋状态是否正常,那就是他们产生同情心的能力。一个人如果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那么他的自恋状态往往是不健康的。
心理学家提出,许多自恋者都会去从事高压力、高回报的工作。尽管这种工作可能存在巨大风险,但是可以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无上荣誉。
这种自恋者在商界可能成为传奇领袖。心理学家迈克尔-麦科比在研究并且治疗了许多自恋型领导者后发现,在商界,随着职位的升高以及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大(当然收入和名气的回报也越来越高),这种自恋型领导者也就越多。在冷酷的现代商业社会中,这种雄心勃勃并且充满自信的领导者能够得心应手。他们中最杰出的人会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天才战略家,他们可以掌控大局,从容应对危机四伏的挑战。他们不仅自信,而且能够接受批评,至少他们会听从知心好友的意见。
健康的自恋型领导者善于反省,并且乐于接受现实的检验。他们具有远见,即使在实现目标的艰苦过程中也能做到举重若轻。他们乐于接受新信息,因此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思想不会僵化。
不健康的自恋者则希望得到别人的推崇,而不是喜爱。他们的特点是专制,而且擅长培养自己的亲信。在商界中,他们经常是改革派,他们奋斗的动力不是追求完美,而是渴望成功所带来的光环。而且由于他们不在乎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在追求目标的时候总是咄咄逼人,不惜代价。麦科比认为,在动荡时期,这种人可能因为拥有推动激进改革的胆识而魅力四射。
但是这种自恋者的同情心是选择性的,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完全漠视他人的感受。比如他们会关闭或者卖掉公司,或者大规模裁员,而不会对因此遭难的员工抱有任何同情心。因为没有同情心,他们也就不会感到歉疚,对自己员工的感受和需要也就无动于衷。
是否缺乏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是评判自恋状态是否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不健康的自恋者内心通常不坚定,缺乏自我价值感。如果他是领导者的话,那么即使他提出的计划不是十分出色,他也无法容忍任何批评。即使是建设性意见,他们也会认为是对自己的攻击。对批评的过度敏感,还意味着自恋型领导者不会广泛征求意见,而是仅仅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数据,忽略那些反驳自己观点的事实。他们不喜欢倾听,只愿意鼓吹自己的观点和教训别人。
尽管一些自恋型领导者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会给周围的人们带来灾难。如果他们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忽视忠告又缺乏约束的话,他们就很可能会把公司引入歧途。麦科比警告说,如果公司的高层中有许多自恋型领导者,公司必须设法使他们广开言路。否则,这种领导者周围只会剩下毫无能力的阿谀奉承之辈。
曾经有一位自恋型首席执行官来麦科比这里进行心理治疗,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容易对员工大发雷霆。即使是有益的建议他也会嗤之以鼻,并且还会轻视提出建议的人。在接受心理分析后,这位首席执行官把他的
愤怒归结于幼年受到的父亲的冷落。那时,不管他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的父亲都无动于衷。他意识到自己现在正在从员工的赞美中寻求补偿,而且还必须是滔滔不绝的溢美之词。难怪他听到不同意见就会勃然大怒。
清楚自己的问题之后,这位首席执行官开始调整自己,甚至开始对自己这种渴望赞美的心态进行自嘲。一次,他向公司高层宣布了自己在接受心理治疗的事情,并问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在沉默了很久之后,终于有一位主管鼓足勇气说,他好像没有原来那么爱发脾气了,因此无论他做什么,都应该继续下去。
好大喜功成为公司风气
一位商学院教授感慨道:“我的学生把社会看做一个‘名利场’,他们认为只要迎合上司的虚荣心就能升职。”
他的学生认为阿谀奉承是迎合上司的最佳方式。他们相信只要奉承到位就能升职。有时候,他们可能要昧着良心奉承上司,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自己够狡猾,再加上一点运气,自己的良苦用心肯定会被上司看在眼里的。
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很可能会导致整个公司的不健康自恋状态。如果大部分员工都有自恋倾向的话,那么整个企业文化也会产生这种倾向。
企业自恋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好大喜功会成为公司的风气,健康的讨论氛围将会消失。长此以往,任何一个充斥着谎言的公司都不可能在残酷的现实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每个公司都希望自己的员工为公司而骄傲,希望他们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使命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只是有一点健康的集体自恋情结,并不会带来任何问题;但是如果骄傲使他们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荣誉而不是实际成就的话,那就麻烦了。
如果自恋型领导者只喜欢听好消息的话,整个公司就有产生上述危险的倾向。而且如果那些领导者反感报告坏消息的员工的话,下属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剔除那些坏消息。当然,并非所有的员工都是违心地过滤真实信息。那些本身就自恋的员工会非常乐意地去歪曲事实,以满足自己的集体荣誉感。
这种恶性集体自恋不仅会给公司的生存带来致命威胁,而且还会给公司员工带来恶劣影响。每个员工都必须默默地维持他们共同的幻想,公司的氛围充斥着压抑和偏执,工作也退化成了看手势猜字谜的游戏。
自恋集体鼓励表里不一
电影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卡伦-丝克伍是一名核电厂女工,她一直在搜集工厂威胁公共安全的证据。一次她发现,有位主管为了掩盖工作上的失误,竟然涂改了用在核反应堆上的燃料棒的焊接图片。
这位主管似乎完全没有考虑这样做可能带来的致命后果。他只是担心工厂如果不能按时交付燃料棒的话会影响工厂的生意,也会影响员工的生活。他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工厂的利益。
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后,许多类似的悲剧真的在现实生活中上演了。而且不仅仅是核反应堆的问题,整个切尔诺贝利都上演了惨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成为核电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事故。在赤裸裸的谎言和精心的掩饰背后,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集体自恋。
自恋的集体实际上会鼓励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尽管表面上它们可能会要求员工坦白诚实。这种共同幻想的程度决定了公司员工掩盖事实的程度。自恋一旦在公司中蔓延开,那些挑战这种自我膨胀心理的人们就会为大家所不容。这时,大家的本能反应就是勃然大怒。因此,在一个自恋型的公司里,那些被认为损害公司形象的员工一般都会被降职、谴责、甚至解雇。
这样,自恋型群体就会变成一个独立的小社会,他们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从不质疑自己的目标和手段。他们似乎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追求任何想要的东西。这种自吹自擂使人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越来越脱离实际了。社会规则只适用于别人,对他们自己却没有任何约束力。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