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刚从北京开会回来的昌仑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自立接到消息:厂区俱乐部集结了上千人,大家说如果公司不给他们解决取暖问题,第二天就要去市里请愿。自从一年前昆仑棉纺厂被民营企业运昌集团收购,新成立了昌仑纺织有限公司之后,余自立已经记不清自己处理了多少起闹事、上访之类的事,但这次他似乎被逼到了绝境。
余自立心下明白,停暖气也是无奈之举,今年公司用尽了各种招数也没能把家属区的取暖费收上来。动力厂为居民供暖这一块已经垫了不少钱,再垫下去,买生产用煤的钱就没了。生在昆仑厂、长在昆仑厂的余自立深深同情工人们的处境,尤其是那些已经下岗的原昆仑厂的职工。余自立知道他们没交取暖费的习惯,更没那个钱交取暖费。
一年多来,在对待员工安置后遗留下的一些问题上,余自立与他的老板林运江常有分歧。林运江总强调要保障在岗职工的利益,可余自立却认为想一下子撇开下岗和退休人员不现实。不过,余自立也担心如果取暖费一直收不上来,动力厂因为没钱买煤,刚刚恢复生机的新企业又会被拖垮。另外,他也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感到困惑,他这个总经理更像是名“信访局长”,每天忙于应付人员安置后遗留下来的问题,他开始怀疑林运江聘他的真实意图,担心对方有一天会过河拆桥……
与此同时,远在东海之滨的运昌集团董事长林运江,也接到了工人要请愿的消息。他没料到自己眼中这块美味的骨头竟然如此难啃。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够仁慈的了,虽然钱没收上来,但还是按时给家属区供了暖,而不是像市里的大部分供暖企业让居民先交钱后供暖。况且他觉着新企业没义务为那些已经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人交取暖费。
要说,林运江当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制定出“西进战略”的。一直做服装加工和出口的他希望将自己的产业链向上延伸,从棉纱和布料上就能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以此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历尽艰辛,林运江终于将昆仑厂收在麾下,可完成收购都一年多了,人的问题还是没解决完,而且好像永远没个完。
在林运江看来,那些下岗的职工其实大多数并非无路可走,而是他们懒得走或不敢走。当初,原昆仑厂的大部分在岗职工只要将一次性补偿金提留到新成立的昌仑纺织有限公司,就可以进入新企业工作,但他们对民营企业根本信不过,怕老板把他们的血汗钱卷走,所以来新公司应聘的人并不多。结果,昌仑公司不得不从乡镇企业招人,由于新工人的技术水平较低,导致了棉纱和棉布质量的不稳定,影响到售价不说,很多退货还造成了积压。与此同时,原昆仑厂一些技术熟练的职工却满腹怨气地四处找活儿干,找不到满意的就来公司闹。
令林运江尴尬的是,他发现自己曾看中的余自立的“昆仑身份”实则是把双刃剑,每当处理类似矛盾的时候,余自立的感情总带有倾向性。林运江曾暗示余自立不能拿着股东的钱去做善事,可每到关键时候余自立总会心软,而人们也就得寸进尺,一次次地向政策发起挑战。林运江现在也开始怀疑,自己让余自立来挑这副担子是不是选错了人?
再过半个月就是春节了,媒体上都在讲关心困难职工、维护社会稳定,而地处西部边陲的昌仑公司却有上千人要去市里“讨温暖”,那将产生什么影响?林运江想起市政府王秘书长日前对自己说过的一番话,更是感到周身寒彻。民营企业收购国企后,因为职工闹事而导致政府出面干涉,最后被法院判处解除收购合同的事例很多地方都有过,这回真的轮到他了吗?
林运江和余自立今晚应该做出怎样的决策?昌仑纺织有限公司今后应该怎么办?请看5位专家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