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设计
蒂姆·布朗、罗杰·马丁,《哈佛商业评论》2015年9月刊《设计2.0》一文
巧妙的设计是很多产品成功的原因,自从这点为人熟知以来,公司就将设计应用到了其他领域,比如客户体验和战略方面。作者描述了组织如何开始利用设计原理,比如迭代原型的方式,让大胆创新可以为人所接受,并将这一过程称为“介入设计”。
文中涉及的所有案例几乎都来自B2C公司,终端用户(以及企业商业模式的得失)相对而言容易设立目标,但B2B公司该如何服务客户呢?拖船服务商或物流运营商该如何利用这种做法?设计思维是否对所有类型的公司都有效?其效能是否存在局限?
——克里斯托布·西德布兰特
CPT Empresas Maritimas公司发展部主管
作者回应:很多情况下,介入设计的概念与B2B公司更相关,因为它们的客户关系往往更加紧密,使得他们可以与客户合作过程中快速进行原型迭代。可以想见,客户在介入设计过程中对任何改变能更有信心。几年前卡夫公司利用协作式设计思维方式,与超市客户一起解决供应链问题。在与客户西夫韦超市(Safeway)进行的设计尝试中,客户因问题得以改进而获得的价值高达5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