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培训讲师谈管理 / 培训讲师谈管理:不该放弃这个机会

培训讲师谈管理:不该放弃这个机会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培训讲师谈管理

对马克来说,这次晋升是绝好的机会,而且他在这个人生阶段似乎正好觉得事业比寻找伴侣、组建家庭更为重要,所以我认为他应该接受。这个职位很有挑战性,在个人和职业层面皆是如此,但会带来许多好的发展,甚至可能引领Hanguk的文化转变。

明确地说,我坚信人在工作中应当表现真我。我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候都公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并且因为致力于在法律行业支持及推进平权而受到美国LGBT律师协会表彰。但我也很现实。我知道在法庭和合伙人会议上,提及性取向或是我的丈夫,一定会妨害我想做到的事。我希望不是这样,但现实确是如此。奥博格菲尔诉霍奇斯一案(Obergefell v. Hodges)后,同性婚姻得以在美国各州合法化,然而在一半以上的州,员工仍会因为自己是同性恋或双性恋而被解雇。文化态度上的转变可能要花很长时间,美国和韩国都一样。

不过Hanguk似乎试着做正确的事。马克在旧金山办公室感觉非常好,而且文晟浩虽未明言性取向也属于公司多元包容原则的范畴,但的确暗示了同性恋身份不会影响马克的职业发展与成就。

也别忘了,搬去另一个国家必然需要调整适应。如果马克调职到首尔,就必须学着更加尊敬上司(韩国的上下级关系显然不会是他跟戴维之间那样),更好地迎合阿拉伯客户。如何表达(或不表达)自己的性取向无非是诸多需要学习的课题之一,不该为了这一件事就放弃大好机会。

毕竟就像杰克说的,许多人在职场都有所隐瞒,譬如持有不受欢迎的政治观点,对运动毫无兴趣,喜欢恐怖片之类的。况且如今同性恋逐渐为主流文化所接受,出柜与否没有以前那么严重了。

我不会建议马克在一个对同性恋者采取“不问不说”(美军在1994年至2011年间对待军队中同性恋者的政策,即在同性恋者不公开自己性取向的情况下,上级军官不得询问、调查和公开其性取向——译者注)态度的环境中长期工作,但他要留在韩国的时间不长,尚可接受。假如那边的办公室文化在个人或职业层面让他觉得太过压抑,他完全可以回美国。戴维说得对,Hanguk和其他地方可能还有很多别的机会。

不过要是马克非常热爱新工作,3年转眼就过去了。等他跟同事们熟悉起来,他甚至可以出柜,改变他们对同性恋的看法——要扭转一个人对不同性取向的偏见,往往只须让此人与一位同性恋者交流便足够了。倘若马克接受这份工作,而且表现出色,那么这个机会不但有利于他自己的发展,还有助于促使他所在的团队和整个公司观念进步。

克里斯托弗·墨菲(Christopher A. Murphy)是美国直播电视集团副总裁兼副法律总顾问。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