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典籍里,形势是个核心概念。形是有形可见的东西,势是看不见的东西–制造一种格局,制造一种气势。其格局和气势则为“势”。
一位学者由此这样推演:蓄势待发的“势”,躲在“形”的背后,就像藏在枪膛里的子弹,等它被发射出来,才能感知它的能量,它的厉害。
中国本土零售企业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成长,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面对来势汹汹的外资零售企业,他们已经经历了向那些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科学的管理手段”外企学习的阶段,并且渐渐学有所成,形成了更加适合自己的企业思想体系和管理风格,更加适合自己企业所在区域的消费者的“口味”,也不断成“形”。在“成形”“蓄势”的节点,在外资包围之下,一些企业勇敢地射出枪膛里的子弹。
我们现在不仅看到原本偏安一隅的福建永辉,已经打破地域的局限,在“生鲜经营”大旗下,攻城略地,让业内人士看到了一种“大胆恣意之势”。
天津津工则是弃大取小,将一家家店铺根植于一个又一个社区,一个新的业态“社区便民店”–这一便利店的舶来品,看似有点拧巴的业态,同样取得了同行的钦佩。
还有湖南步步高、河南国大、湖北雅思、辽宁兴隆大家庭、大庆庆客隆……
这样“成形”“蓄势”的企业现在已经遍布我国大江南北,虽然它们还不那样知名,但是,它们许多都是一个区域的英雄。
如何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形与势?俗话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所以,企业一定要复杂市场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湖北雅思老总杜晓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到最好的葫芦画好自己的瓢。
这句富有哲理的话里透出了两个含义:一定要找到一个比自己高明但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榜样,不断学习它的经营思想,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发扬光大。不要过度学习,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特色,如果乱学习,就会使企业找不到北。
寻找属于自己的形与势,才能不断壮大自己,发展自己,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但是,笔者认为,企业形与势形成的前提是,要拥有属于自己企业的独特价值观,一个能够得到市场认可消费者买单的企业文化,一个不断被强化和认可的品牌,一个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公民心态。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