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很可能成为就业增长加速器。
增加和朋友以及工作联系人的网上互动能让整座城市的人受益?这很可能是真的。城市区域中的领英(LinkedIn)人脉网越密集(即每位领英用户的联系人数量越多),此区域的就业增长就越快。根据领英支持的一项调查,从2010年到2014年的后经济萧条期间,美国城市区域中,社交网络密集度最高区域的就业增长,是社交网络密集度最低区域的两倍多。
诚然,领英并非人们在网上互联的惟一渠道,但该调查报告的作者迈克尔·孟德尔(Michael Mandel)说,领英上的联系人数量越多,其他各种社交媒体的联系人也就越多,这一推测合情合理。
孟德尔是南山经济学咨询公司(SouthMountain Economics)总裁,他计算出了275个地区中每个领英用户的平均联系人数目,将之换算为“互联指数”,范围从0到1。之后,他计算出了每个区域4年内的工作增长,发现互联指数每增加0.1,就业率就增长约1个百分点。
互联性和就业率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还是其中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比如,调查包括了旧金山和纽约这类高科技行业繁荣,高科技员工相对密集的城市,因此领英用户较为活跃。为解决这个疑问,孟德尔过滤掉了高科技行业用户,重新进行了计算,并控制了区域规模等其他因素:这一次就业增长和互联性之间的联系依然存在,而且同样紧密。
受研究所限,孟德尔并未确定互联性和就业增长间联系的具体原因。但他认为,互联性可能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比如,高度的互联性可能会让人们更好把握商机,从而创造新就业。一位创业家可能会向网上联系人寻求财务或营销方面的帮助。互联性还可以帮助求职者找到与之匹配的工作。
该调查还认为,我们能找到衡量经济表现更好的方式。决策者还在依靠月度失业率以及国民产量增长等20世纪初所用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对今天的互联网社会已经过于迟钝。”孟德尔说。对互联性的研究提供了新选择:其他种类的数据或许能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关联,以及一些区域比其他区域增长快的原因。
孟德尔还预测:如果未来有研究进一步证明,互联确实能刺激增长,那么我们可能会掌握刺激就业的新工具。那些帮助居民拓展人脉的地区,就业率也会更高。(刘铮筝/译 王晨/校 时青靖/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