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经理人(部门主管级以上人员)“短寿”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据不完全统计:中小企业经理人的平均寿命是1.73年。他们中20%~30%在1年内辞职;有40%~60%的人则在1年以上2年以内离开公司;只有15%~30%的人能在一家公司干到2年以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小企业经理来去匆匆呢?中小企业职业经理热“短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这篇文章,你应该有所了解。
一: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没有认真地进行可行性分析,许多中小型企业完全是凭借着一种感觉和冲动或者临时需求进行人才引进和内部提拔。这样一来,中小企业经理人们对自己在企业内部的晋升空间和发展前景不明朗。在中国的中小企业当中,很少有企业会在招聘面试或正式聘用员工时,向求职者指明其在公司将来的可发展空间。
进行可行性分析、为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而进行人才引进和内部提拨是为满足企业需求必不可少的程序。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宏观方面,这是可以用数字进行量化表示的,如企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预测决定企业某个部门将来的发展规模,以及其部门在某些专业技能方面所需要的人力储备;其次,是微观方面的,如企业对待已进入公司工作的某一员工,企业在其将来的晋升空间和发展机会上给予明确的表示和示意。这是宏观分析所无法做到的,也不可能用数字进行量化的,但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人,应该是企业需求发生前就能预知到将来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数。(笔者曾经到访过某些公司,他们在你进入公司上班的第一天起就明确地告诉你:如果干得好或者表现好的话,将来你就是某分公司的总经理)
这样的结果是造成员工对自己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不明确,这种仅仅靠那点不怎么多的金钱(工资)维持的关系是经不起任何考验的,随时都可能出现第三者。根据调查,有近87%企业经理人有一边上班一边找工作的经历。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是有能力的员工,对被重任的欲望越是强烈,他们往往对委以重任的等待比那些不是怎么有能力的员工要没有耐性。所以,中小企业要想长期留住有能力的企业经理人,就必须在其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做好其个人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的规划,以此留住企业经理人的心。
二:工资水平和社会福利缺乏竞争力
笔者曾经采访过很多的中小企业经理人,当谈及工作时,几乎100%的人都表示:如果有机会,将会毫不考虑地选择外资企业(除了个别人因为民族情结表示不会选择日资企业外)。这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各种社会福利。据统计,在中国中小企业工作的员工,有75%的人享受不到劳动法所规定的5天工作制或者相应的加班报酬;有近80%的企业没有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及相关的福利。
而在大多的外资企业,其在设备、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都有绝对的优势。这样一来,中小企业中较优秀的技术或管理人才往往成为这些外资企业“挖墙脚”的主要对象。当然,员工要进入外资企业,在工作经验、外语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必须相当出色。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老板们,很少会关注公司的设备、技术和员工技术培训的投入,中国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预算不足欧美企业的十分之一,这也是中国中小企业无法做大、形成品牌的根本原因。这必然会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大打折扣,其结果是“钱没赚够,业未立成”。所以,中小企业的老板不但要会赚钱,还要学会花钱,以设备、技术、管理、资金的雄厚优势带动企业人力资源工程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