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1世纪经济大潮的到来,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的用人标准已不在是以学历和关系为主导,往往更加看中的是职业技能。即个人对企业某一领域的贡献能力。那么,作为职业经理人,以及企业的中高层经理人来讲,此方面显得更加重要,甚至需要更高的职业技能。因为管理工作是一种以管理哲学为依据,以管理科学为手段的一系列的,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所以它同时包括了哲学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一个企业在运营中不断出现不协调的问题是正常的,职业经理绝不能回避矛盾,而是要看准问题,找出问题的实质,排除各种障碍,使之达到协调。
在企业中造成不协调的障碍,共性的包括:
1.企业各级管理层中职责不清、分工重叠、权力分散,造成令出多门、指挥混乱;
2.用人方面任人唯亲,能干的人得不到重用,不能干的人指手划脚;
3.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许多事情无章可循,出了问题现想办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4.在薪酬管理体系的安排上有误,多劳不多得,抑能扬庸,造成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内耗增大。
要排除这些障碍,需要职业经理采取果断的改进措施,职业经理应具备以下方面的协调能力:
1.管理职能协调
现代企业的管理活动分工越来越细,经理人们承担不同的职能工作,就会出现两个不协调的障碍,一是职能和权责重叠,二是各项职能彼此间缺少关联。因此一个职业经理对管理职能的协调是基本功。
2.领导关系和人际关系协调
领导关系协调包括企业高层经理人之间的协调,领导班子有效运转的协调;人际关系协调包括上行协调、下行协调、平行协调几个方面。
3.经营要素协调
经营要素协调包括各类资源配置协调、人机协调、材料供应与消耗协调、订货与储备协调、营销协调等,通过经营要素协调,目的是将企业的资源配置、经营和生产流程组合成最佳系统,在此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排除非效率的因素。
4.工作协调
工作协调的实质是权力协调。企业管理中经常会发生两种权力冲突,一是同级之间的权力冲突,二是上下级之间的权力冲突。职业经理在工作中协调权力冲突是比较难的。两种权力冲突,有时分开进行,有时则隐蔽进行,要求职业经理有很高的协调能力和工作技巧。
5.利益协调
在企业中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冲突、股东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的冲突、部门间的利益冲突等。处理这些问题,职业经理必须设计出使各方面利益要求达到动态均衡的机制。
6.心理协调
心理协调是指上下级之间或同级之间,由于某些动机无法得到满足或相互排斥时,发生的心理冲突。这时,职业经理必须在心理层次上进行协调,做思想工作并在一定层次上向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和心理援助。
7.工作质量协调
企业的实际运营中,会出现某些方面或环节的工作质量较好,而另一方面或环节的工作质量较差的情况,这样对整体工作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使本来工作质量较好的工作产生浪费,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经营效果。能否将企业方方面面和多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协调一致,是衡量职业经理协调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8.产品或服务质量协调
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应在整个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生产、存储、检验、运输、销售、保障等多个环节上保持质量水平的一致和协调,避免因某一环节的质量问题导致整个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下降。这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更是检验职业经理协调能力的基本尺度。
从协调的时间过程来看,可分为事前协调、事中协调和事后协调。
1.事前协调
事前协调是职业经理在某项工作没有开始之前,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事先对有关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关键的和重点的各方,打好招呼,做好准备并安排对策和相应的措施。经过职业经理的事前协调,实际工作的开展就可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遇到的问题和不协调因素。
2.事中协调
在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妨碍工作目标的实现。这些都是职业经理事中协调要解决的对象。事中协调一般包括工作环节之间的协调、各方面发展速度之间的协调、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协调、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人际关系的协调等。
3.事后协调
事后协调就是找出遗留问题,总结协调经验,为下一周期的协调工作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要在事后协调中解决所有遗留的问题,杜绝这些问题影响下一步工作和下一个环节工作的可能性,不留尾巴。如果不重视事后协调,会给企业留下越来越多的历史遗留问题,直至积重难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