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大学生创业企业“好中差”比例大体相当
“有不错的创业点子,但因对公司运作的极度陌生就会陷入步履维艰。”“与其在观望中徘徊,莫如先到企业打工一二年积累起必要的经验。”这是昨天出席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惠普创业预孵化计划”总结会的部分专家,向创业者们提出的忠告。
不少企业经营堪忧
由专业投资咨询公司根据企业信息动态跟踪管理系统,对本市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评估后发现,企业经营很好且发展潜力大的A类企业、企业经营良好且有一定发展潜力的B类企业、企业经营一般的C类企业和企业经营较差的D类企业,分别占28%、25%、23%和24%。创业投资专家叶先友说,大学生创业企业成熟的少,稚嫩的多,现在看来关键问题还不是资金,而是经营者的自身素质,没有社会实践经验,有的甚至根本没接触过企业,这样的团队怎能指望有很好的前景。
角色错位不利发展
“创业者先前工作经验与在新企业中承担工作的密切相关性越高,新企业的绩效越好。”基金会有关专家引述最新的一项实地调研材料说,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可能承担了董事长角色,以前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员可能会负责人力资源管理或顾客售后服务,具有工程研发经验的人员却在负责企业的发展战略或营销职能。更为极端的是,很多刚从商学院毕业的学生也开始担当新技术企业的总负责人。这些“错位”都会对新企业经营极为不利。
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秘书长张德旺说,基金会资助的对象已经从早些年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变成了大学毕业后两年内的创业者,目的是鼓励大学生们走就业和创业相结合的道路,营造创业型社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