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企业培训应届毕业生

企业培训师观点:企业培训应届毕业生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要想使新录用的应届毕业生尽快融入企业,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对将入职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企业培训。应届毕业生培训作为企业培养人才、提升素质的重要一环,应当纳入企业人才战略的规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绝对不能流于形式,而是全力以赴,踏踏实实,科学规划,让企业培训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培训出效果和效益。

  对于应届毕业生的企业培训,企业要成立企业培训领导小组专司其责,其中由企业专职培训部、人力资源部等具体承办,由企业主管副总等高层负责,由招聘部门协助,共同来完成应届毕业生的企业培训工作。应届毕业生自报到起,企业就为每一个人指定“专职辅导员”,专职辅导员一般由招聘部门的核心人员担任,除直接协助新入职应届毕业生的企业培训外,也对其生活、工作等给与帮助,这种保姆式的“师傅带徒弟”,一是消除了新入职应届毕业生一些尴尬和不便,赢得了人心,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直接为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提供了支持和帮助;三是对新入职应届毕业生的企业培训、学习、工作起到督促的作用;四是能使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适应企业,尽快融入企业,因此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大型企业,都把为新入职应届毕业生设立“专职辅导员”当成企业培训的起点。

  一、培训目的 

  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首先应该明企业培训目的,是仅仅为了适应岗位工作还是有更高的要求,是培养储备干部还是培养企业骨干,是培养营销人才还是培养生产人才,是培养专业人才还是全能人才……等等,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围绕企业培训的目的来展开具体的培训工作。

  二、培训内容

  培训的内容根据企业培训的目的来制定,企业培训的内容包含培训教材、培训光碟、实战操作、参观学习等,培训内容最好由企业专职培训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编写或核定,如果企业无能力提供培训的内容,那就只能引进或参考其他企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了,不论是引进还是参考外面的培训内容,都不能生搬硬套,记住培训内容必须与本企业的培训目的相符。要是引进培训内容,最好还是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参与培训,提前请专业培训机构进驻企业,依据企业培训目的、企业的实际状况的需要编列最适合的培训内容。

  常规的企业培训内容如下:

  1、企业及产品知识 

  包括企业介绍、产品知识、行业状况、市场状况、发展前景等。

  2、企业文化 

  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经营理念、人才理念、企业形象等。

  3、职业素养 

  包括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职业心态、日常礼仪、时间管理、交流沟通、团队意识等。

  4、基本技能 

  包含电脑操作、公文写作、工作汇报、协同工作、驾驶技术、外语能力等。 

  5、专业技能 

  包含专业技能、票据处理、合同管理、设备操作、操作流程、工艺技术、操作技巧等。

  6、规章制度  

  包括薪酬制度、考勤制度、晋升制度、报销制度、会议制度、营销制度、生产制度、储运制度等。

  对于一些专题培训,一般是培训内容比较高深、前沿,层次比较高,要求也比较高,其师资力量多由专家、教授、学者等组成。专题培训适用于培训水平较高的入职应届毕业生,或者适用于作为储备干部的应届毕业生,专题培训多为那些国内较知名或具备实力的大中型企业采用。也可以说,专题培训是在保证完成常规培训基础上而采取的高层次培训。

  三、企业培训方式  

  企业培训方式包含: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内外结合,内部培训一般是指企业自主组织的培训,培训地点多在企业内部,培训师资来自企业,甚至培训内容由企业编纂。外部培训,一般指企业派入职的应届毕业生参加外部组织的培训,多是参加由专职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师资力量、培训内容均来自培训机构,参加这类培训,企业一定把握好培训的实用性,选择适合的培训机构,而且必须保证培训符合企业的培训目的。内外结合,这种组合非常灵活,就是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地点的内外结合,采用这种方式,能发挥内外各自优势提升培训效果。

  四、企业培训时间 

  至于企业培训时间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多是根据培训目的、培训内容来决定,从15天到180天或更多天数均可,但是培训时间如果太短,恐怕培训的意义不大,水过地皮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或者培训效果很差。

  五、培训过程 

  培训过程一般分综合培训和专业培训两部分来进行,专业培训和综合培训的时间统筹,依据培训目的和培训内容来确定,或综合培训占用时间较长,或专业培训占用时间较长。综合培训以企业及产品知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基本技能、综合规章制度等内容为主,专业培训以培训专业技能、专业制度等为主。有条件的企业,在综合培训和专业培训上以不同的的师资力量分别来进行,并在综合培训和专业培训之外,另加军训、压力训练的内容。特别强调一下,专业培训必须有专业人员来进行,如招聘部门经理、骨干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担当培训老师。纳入专业培训范畴的专题培训,根据培训目的确认培训课题,然后由专家、学者、教授来拟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再进行培训。培训之前有培训领导小组召开培训动员大会,参会人员包括企业高层、企业相关部门代表、全体参训的应届毕业生,会上先有公司老总等高层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包含对应届毕业生入职的欢迎、期望、要求等内容),然后有培训老师代表、参训的应届毕业生代表讲话,最后有培训领导小组宣布培训纪律、培训作息制度、培训考核制度、培训内容概况等,之后正式进入培训实质内容。

  培训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企业培训作息制度张弛有度,既不能太紧张,又不能太松懈。

  2.企业培训形式要讲求实效,要形式多样,要生动活泼。讲课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把听、学、看、做、想结合起来,使参训应届毕业生懂理论、会操作、能变通,完全掌握培训的内容。培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等形式,做到培训老师和参训应届毕业生的良性互动,培训过程中可穿插自由讨论、互相提问、主题辩论、命题演讲等。

  3.企业培训中,参训应届毕业生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更要仔仔细细地做好笔记,记好重点、难点,做到当日培训当日“消化”,凡有不明白的问题应及时向培训老师请教,直到彻底搞弄明白为止。培训中一般要求每日或每周要写培训总结,写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温故知新,彻底领悟,真正提升素质,切不可敷衍了事。

  4.企业培训中对参训应届毕业生除了有教有学有做,还得有“作业”,“作业”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由培训老师对“作业”认真批改和点评。

  5.企业培训中要加入文体、游乐活动,比如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旅游观光等,如此一则活跃气氛,二则使身心得以休息,三则增加彼此的交流,加深感情。

  6.企业培训中,一定要结合岗位实践,适时参观学习,适时动手操作,只有到一线岗位才能真正体会到岗位的职责要求,才能找出自己的差距,才能真正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7.企业高层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跟参训的应届毕业生交流沟通,了解参训应届毕业生的心理动态、培训状况、建议和意见等,可以通过茶话会、聚餐、生日晚会等形式来加强企业高层和参训应届毕业生的常态交流沟通。

  8.培训中,企业指定的“专职辅导员”要对号入座,当好自己“负责”的参训应届毕业生贴心人,为其排忧解难,消除后顾之忧。

  9.如果企业搞军训、压力培训等,应该与企业的常规培训分开进行,单独抽出一段时间专门进行军训、压力培训等

  六、企业培训考核 

  为了使培训能够达到培训的目的,真正出效果、出效益,而不是流于形式,除了严明培训纪律外,还要强化培训考核工作。培训考核分成两部分,一是对参训应届毕业生的考核,二是对培训老师的考核。

  1、对参训应届毕业生的考核 

  由公司高层牵头,抽调各部门精干人员组成培训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可以包含少数培训老师。考核内容就是培训内容,考核形式包含笔试、操作、口试(如回答相关培训问题、命题演讲等)等,考核要正规、公平、公正、公开,考核成绩作为发放培训补贴、上岗的参考。培训考核也应建立标准,高于考核标准的参训应届毕业生,应给予重奖、先用、重用,低于考核标准的参训应届毕业生,将给予扣减补贴、补考、待岗等处罚,如果补考仍不达标,则建议重新培训或放弃录用。

  2、对企业培训老师的考核 

  由公司高层从各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另外组成培训考核小组,该培训考核小组不得包含培训老师,以免发生“教练兼裁判”的状况,使得考核失去公允和正当性。考核内容首先是培训成绩,也就是参训应届毕业生培训考核的总体效果,其次是其考勤、纪律、培训水平等的考核。另外有必要让参训的应届毕业生给培训老师打分,将此成绩也纳入培训老师的考核范围。企业将参考培训老师(这里主要指专职培训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的考核状况,来调整培训老师的薪水、职务,确实不能胜任工作将给予调离或辞退。

  七、企业培训

  要想把刚入职的应届毕业生尽快变成企业人,实现角色转换和角色定位,适应企业要求和岗位要求,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要“扶上马再送一程”,要对其进行跟踪,要与其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解答疑难、疏导心理、听取建议、鼓舞士气,如此一来,一是检验培训的实际效果,二是帮助其解决实际工作中难题,三是积累经验、修正培训,为将来提供更好的培训打下扎实的基础。

  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不仅能决定被聘应届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还能决定应届毕业生的去与留,更能决定企业人才战略的成败,因此企业应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不断研究、探讨、提炼培训方法,提升培训水平,使培训的效率、效果、效益不断提升,使培训能够适应和引领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企业的跨越和腾飞!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