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能不能搞好?如何搞好?在民营企业家改革发展的20多年风雨路中,这两个问题一直有人在问。青岛港,或许交上了最完美的答卷。
从1978年到2008年,总资产从1.8亿元裂变为215亿元,整整增长了120倍;从30年前的吞吐量仅为2千万吨支线小港口,成长为今日有着3亿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七的贸易大港;曾经衣衫褴褛,被人称之为臭老搬的码头工,今日成为了高级蓝领,有的甚至自豪的称自己是“全中国最幸福的农民工”。很显然,一些奇迹在青岛港这片土地上发生了。
我们的局长有点神
作为今日位居世界第七的一个国际性大港,青岛港虽然建港的自然条件优渥,但在市场上先天不足,曾一度孤守经济胶东半岛一隅,虽历经百年沧桑而无起色。吞吐量多年徘徊不前,老码头技术设施陈旧,布局不合理,码头状况恶化,仓库低矮,堆场狭小,航道窄浅,道路不平,交通不畅……
出路在哪里?历史从来不加注解,发展创造一切。1988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青岛港进行了领导体制的根本变革,开始实行局长负责制,43岁的常德传被任命为局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港务局局长。在这位局长的带领下,青岛港打破了传统的经济腹地观念的束缚,树立起“眼睛向外,面向社会的”市场观念,实现了港口生产经营重点从港内到港外、从现场到市场的战略性转变。
在青岛港职工的心里,局长常德传有点“神”。“他提出的许多举措都是超前性的,在提出之时不被人理解,但在几年后都见到了效果”,一位老职工如是说。
常德传就任当年,青岛港二期油码头建成,这个原本打算为胜利油田原油外输建设的码头,却因油田原油大幅减产而不得不闲置,每年刮出的管道铁锈就多达8万吨。常德传对此非常痛心:“一定要想办法挽救。”他认为,中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将来会大量进口石油。因此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改建二期油码头,把它建成既能进口油,又能出口油的混合码头。
这个想法一提出,就受到了港内外的一致反对:当时全国仅有3只油轮可以靠上油码头,而国家进口油指标均在南方,即使建成了也可能面临无船可靠的境地。但在常德传的坚持下,从码头验收,到建储备油罐、到争进口油指标仅用5年多的时间。
形势发展如预测的一样,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原油进口大幅增长,青岛港有着全国唯一一个20万吨的油码头,迅速崛起为全国第一大原油进出口中转站。“现在每5吨进口原油就有1吨是从青岛港上岸的,多大的油轮到我们这来都可以靠岸,30万吨的、40万吨的都可以,也成了系列产品啦,”青岛港油港分公司党委书记包宗顺风趣的话语中难掩自豪。
把握经济脉搏,闪现市场的智慧。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在兄弟港还在讨论要不要建,怎么建专业铁矿石码头之时,青岛港仅用18个月就建成了我国北方第一个20万吨级的专业矿石码头,进而成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中转站。在1995年日本神户港因大地震瘫痪之际,常德传发着高烧、连夜赶到中远集团的会议室门口,争取到其集装箱业务改至青岛港中转,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国际集装箱中转港。
目前,青岛港形成了集装箱、煤、油、矿、粮五大核心竞争力业务,港口腹地发展到全国和中亚,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实现了航线全球通。
大象小步快跑
青岛港凭借把握住了经济发展趋势,成就了世界级大港。但随着国内外港口纷纷加快码头建设,而且都是超级大码头,港口之间硬件水平差距越来越小,竞争也愈演愈烈。在未来的发展战略图中,青岛港把自己定位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而同时锁定这一目标的还有大连港、天津港等多家港口。
如何赢得新一轮的竞争?集团副董事长田广文说,关键在于苦练内功,提升服务质量。青岛港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大港。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的新路子。
2005年,青岛港第一次提出实现“1>2”发展目标,要一个青岛港要干出两个青岛港的业绩,实现“建设码头发展、不建码头挖潜照样发展”。自此开启了生产效率的“秒时代”,集装箱、铁矿石等装卸效率世界第一。
效率的提升背后,靠的是多年“全民练绝活”练出的1500多项绝活和在流程上的多个挖潜的累积,大到集装箱船装卸,小到车怎么停、货怎么摆等问题都成了提升效率的攻坚对象。“目的就是以市场为中心,让大家知道货走我们青岛港牢靠、放心、速度快”。
据世界最大航运公司马士基集团的统计,青岛港2个集装箱泊位干出了位居世界第二日本神户港3个泊位的量。用一亿吨的能力干出了两亿吨的成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青岛港。
“鼠标革了铁锨的命”,这是青岛港人常常用来描述今日港口发展的一句时髦话。信息化是现代化码头的标志,青岛港投入2亿多元,率先建设了国内沿海港口规模最大的EDI(电子数据交换)中心,集成度最高、技术最先进的生产指挥中心,以及功能强大、覆盖青岛地区的物流信心中心。
据青岛港引航站主任窦佩军介绍,以前船舶引航管理比较粗放,所有信息就抄在一张纸上,常常容易出错,甚至有时引航员找不到船、登错了船耽误了船期,给船方和货主带来损失。而现在港口生产组织、船舶引航、拖轮调度等都实现了数字化、图形化和可视化管理。“就像给船舶引航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另外,青岛港转变了管理方式,建立了“五级管理”格局,集团机关仅有98人,远远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管理水平。
红色的企业文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家如何很好的处理利润和责任的关系、如何处理企业与国家、员工的关系,成为民营企业家改革中难解的命题。青岛港集团总工程师任民强自己总结了两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岛港如何破解这一命题的:正气浓浓,红色旗帜高高飘扬;亲情融融,职工领导融洽和谐。
青岛港经历20多年来转岗分流,却没有一人下岗。广大职工包括9000多名农民工,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集团副董事长田广文说,“秘诀是一切都靠发展来解决问题”。
在用人机制上,农民工和正式员工一样,干部和普通员工一样,“坚持能上能下,谁能干谁干”。农民工干得好可以当干部,干部干不好照样下台。
来自山东沂南县农村的皮进军对此感触颇深,“领导们确实把我们当自己家亲兄弟看待,在青岛港,不论是院校的还是扛大包的,只要肯干、能干都能得名得利”。18年前,他只是一名每月只有300多元的农民工,现在已经是大港分公司装卸二队农民工副队长,每月最多能拿7000多元工资。
“干民营企业家就是给国家打工,我得向办法对国家负责,对党负责,另外我还要给员工打工,对老百姓负责”,常德传如是说。领导干部一身正气、干实事,这是许多职工的评价。
在青岛港集团的领导班子中大部分人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这从他们脸上都带着黝黑色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保持着一些看似不近人情的传统,例如每年冬天最冷、夏天最热的时候,集中30天时间和一线工人一起劳动,向员工承诺“5+2”、“白加黑”,即解决员工问题从无双休日和休息时间。
“别的企业职工看领导不顺眼,而青岛港不同,职工见了领导都很顺眼”,任民强的话朴实里透着深意。全港职工一线职工曾在职代会上自发出资25万元,要求重奖常德传,但被他婉拒了。“领导们没日没夜的干,他们拿得多点也是应该的”,一位职工如是说。
在青岛港的陈旧的办公大楼前,一尊岳母刺字的塑像分外惹眼,它表达着青岛港一个老民营企业家“精忠报国,造福社会,造福职工”的抱负。在青岛港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见到“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标语,这标语写进了青岛港人的心里。在这里,带有理想化色彩的理念没有变成空洞的口号,而真正内化为了民营企业家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