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管理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企业管理的每个阶段都有她相对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识,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应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任意的模仿某一阶段的模式,只能是拔苗助长,就像中国式的市场经济不能一步跨越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式。
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的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到现在最长的不到三十年,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在这三十年的时间内,有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处于一种原始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管理的内部形式主要是以人治为特色的家长式的管理,与其相对应的则是崇尚经验,轻视理论的理念成了中小民营企业界的主流。同时因为企业的规模,领导人的经历和理论界的混乱,造成了中小企业的管理技术远远达不到普及的水平。管理是一门科学,只能踏踏实实地循序渐进的发展。
我们看看欧美、日本的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普及历程吧。从一百年前的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开始,经历了法约尔的管理过程论、霍桑的人群关系论、巴纳德的行为科学论、西蒙的经济人学说直到本世纪末的管理丛林以及许许多多的管理哲人对企业管理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归纳,形成了各种门派的管理理论,但是,所有这些理论都是基于管理技术的研究的蓬勃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升。
回归到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上,回首三十年的中国式管理走过的历程,中小企业很有必要对管理的基础技术进行一波补课。比如制造业中的生产计划管理、全员质量管理、物料计划管理等进行普及性的补课。我们看到的是生产计划的执行几乎有80%以上滞后;质量管理除了被动检验外,很少有企业开展QC活动;物料供应总是制约了交货时间;设备虽然先进但是设备利用率却差的惊人;再看企业的财务状况吧,净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再比如企业组织建设,一半以上的企业的组织与职能不相符、岗位职责与组织职能不相符;这一切都是由于我们缺了现代公司管理这一课。
可是问题在于今天的中小企业却还有不少人在热衷于所谓卡拉OK式的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被误读成人的管理。似乎只要企业有“文化”了,人被管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补上现代企业管理技术这堂课是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提升企业运营质量的必由之路。只有管理基础夯实后,才有可能实现所谓的跳跃式发展,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