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鸡同鸭讲的税负痛苦

鸡同鸭讲的税负痛苦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两年前,著名的杂志弄了个全球税负痛苦排行,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是,在这个榜单上咱们也排名第二,正好也是咱再全球经济体中的排名。当时这事儿似乎民间的声音比较大,官方没见怎么反应。但就在这两天,官方似乎反应过来了,有媒体出手批驳这种论调,称中国的实际税负并没有那么重。如果这要是测验神经反射的实验,这反应可是够慢的,与之相比的恐怕只有某些史前大型恐龙了,那玩意儿尾巴被咬了一口,恨不得半个小时才能反应过来:“这到底是谁干的?为什么?”
估计杂志的人都纳闷,为啥两年前的事情现在才想起回应。但作为一家媒体,总是要顾及到自己的权威地位,于是就发表了一份回应。其中专业术语挺多的,很多人可能看不懂。简而言之,就是一边说自己的实际税负没有那么高,另一边说自己挺专业,那种计算方式没有错误。最后一句倒是通俗易懂:税越高,痛苦也就越高。
看着这两边鸡同鸭讲的讨论,实在是令我这个外行感到一种比纳税还深的痛苦。前段时间做一档节目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税务方面的专家,人家有理有据的说,中国的税负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高。但这种理论不用专家我也知道,每天手机上发过来的假发票广告总有个十来条,这生意如此兴旺,肯定实际税负没有名义上那么高,不然的话,按章纳税之后,很多企业直接就破产了。
杂志的回应确实也没有说到点子上。税率越高、老百姓越感觉到痛苦是一个常态,谁能心甘情愿的把自己赚得钱交出去嘛。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欧洲很多国家的实际税负比中国要高,但在这个痛苦指数的排名上没有什么优势。问题不是出在实际税负的具体数字上。
“税负”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痛苦”则是一种感觉,“税负痛苦”就是税负给人们带来的某种感觉,这个事情与数字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则是交税之后带给我们的感觉。咱们这里的税负体验如何?很不幸,不算好。
关于中国税负痛苦指数世界第二的争论,其焦点不在于税率,而在于是否痛苦。不是高税率就一定会痛苦、低税率就会感觉幸福。说到底,我们交税是为了购买公共服务,但要是花了空调的钱买了一个电风扇,还不许退换货,当然就会很痛苦,尤其是看见某些地方花同样的钱能买到变频空调的时候。
道理是这样:我们交税是购买一些自己以及商业公司不能提供的物品,比如说国防之类的东西,包括某些薪酬福利等事项。要是没有税收,这些东西就都要我们自己去亲力亲为,这个当然不现实,税收就是干这个用的。这就相当于一种商品买卖,最好是物超所值,最起码也应该物有所值,要是货不对板的话,这种痛苦才会刻骨铭心。所谓“税负痛苦”往往不来自缴纳的比例,而来自这种感觉。
原来我们对此是没有感觉的,因为几千年来皇粮国税就是天经地义的,天下都是皇帝,给人家交钱出力算是草民的义务。建国以后,我们这里又实行了很长时间的计划经济,纳税这种事儿与老百姓没什么关系。而且也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纳税之后的权利与责任。
所以,这个讨论出台的时机还是很有意思的,正好关于“月饼税”的讨论刚刚结束,今年10万亿的财政收入让人嗔目结舌,在这个时间段反驳两年前提出的税负痛苦,可能也算是恰逢其时吧。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