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中小企业会计问题

企业培训师观点:中小企业会计问题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弱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风险。为此,在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过程中要明确会计主体;会计制度的内容应简单、易懂,便于操作;适当运用谨慎性原则;会计制度应尽可能与税法保持一致;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一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弱化现象严重。从近几年的税务管理和税务稽查实践来看,很多企业因为会计核算弱化,导致了财务核算及税务处理上发生错误,造成了需要承担补税罚款等不必要的损失。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弱化现象日趋严重


  1.中小企业较少配备专职会计,使用兼职会计现象比较严重。

  虽说这些会计经过了一定时期的学习培训,也有一定 的从业经验,但他们往往一个人身兼数中小企业会计职务。兼职会计由于不参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他们在做账过程中任凭业主支配。业主提供多少凭据就做多少,不能完整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缺少对企业经营行为应有的监督,失去了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同时,由于这些兼职会计身兼数家,对他们缺少约束机制,一旦在利益上和业主存在利害关系,达不到目的不辞而别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兼职会计相对稳定性差,如交接不及时还可能造成下一任会计做账不衔接,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的连续性,从而违反有关会计规定和财务准则。

  2.中小企业业主与中小企业会计存在裙带、亲属关系。

  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所有经营行为都是自己说了算,因此他们在经营管理上不希望外人知道更多的企业秘密,于是对比较敏感的中小企业会计部门都用亲属和有裙带关系的人,而这些人因和业主存在不可分割的利害关系,往往在账务处理上完全听从于业主,不能放开手脚核算。会计监督作用完全失去,从而导致财务核算混乱,弄虚作假的行为时有发生。

  3.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知识老化现象严重,知识更新较慢,远不能适应现代会计核算的需求。

  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改制后的中小企业大量使用原国有和集体企业临近退休或己退休的老会计,这些企业会计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会计人员,对新会计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知识更新较慢,无法适应新的会计核算要求。他们不具备应有的计算机知识,对税务部门要求的网上申报无法适应。

  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风险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弱化现象导致了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内部控制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

  银行存款、现金管理、仓库管理极度混乱;会计核算不按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如收入与成本费用不配比、折旧的摊销方法前后不一致、成本核算不规范等,导致会计报表反映的资料不真实;银行账户多头开户,将某银行账户不归并入账进行收支账外核算。

  2.中小企业会计的支出凭证套用不合法凭证或白条入账。

  存货管理混乱,购入原材料无验收制度,仓库无领发货制度,存货计价任意,账物不符,账账不符;产品销售不入账、设置“小金库”,应收账款失控,收入支票任意背书,“实收资本”不实,空壳验资或以其它形式抽逃资本。
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1.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主体要明确。

  这一原则要求对中小企业应该有比较明确的界定标准,以保证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有一个恰当的适用范围。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经营规模、职工人数、资产多少等指标经常变动,将这些指标作为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势必影响其可操作性。另外,因为出资者是否进行企业的日常管理同企业规模大小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也不宜作为划分的标准。笔者认为,正确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应该是两条:其一要看它是否从资本市场筹资,其二要看它的注册资本的大小。不从资本市场筹资而且注册资本低于规定标准的应将其界定为中小企业,采用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

  2.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应简单、易懂,便于操作。

  这一原则是要求在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时,应针对中小企业会计业务的特点,从会计科目的设置到会计报告的编制都应体现简单实用的指导思想。相对我国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会计业务比较简单,会计信息使用者也主要限于企业管理部门、企业税务部门以及债权人。因此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过程中更应强调会计制度的简单、易懂和便于操作,充分考虑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兼顾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效益原则。这样更利于中小企业普遍建立起简单、灵活、实用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系统,及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3.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应适当运用谨慎性原则。

  自2001年起在股份有限公司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充分运用了谨慎性原则,主要表现是提取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企业面临诸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竞争能力不强、贷款困难等问题。如果从会计的层面来分析,中小企业要实现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就需要向社会提供真实可信的会计信息,避免虚盈实亏的情况发生。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在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时适当运用谨慎性原则。

  4.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应尽可能与税法保持一致。

  中小企业既是大企业的摇篮,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上缴国家的税收占全部企业的45%,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要兼顾企业纳税的需要。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采取了会计与税收相分离的作法,主要是考虑大企业会计服务对象的重心在投资者和债权人,而中小企业会计服务对象的重心在企业经理人和企业的税务部门,在履行了纳税义务后可以不对外提供会计报告,因此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不能够采取《企业会计制度》的做法,应尽可能与税法保持一致,以减少会计期末的纳税调整工作,提升会计工作效率。

  5.完善中小企业会计监管体系。

  中小企业应从各自具体环境出发,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针对其内部控制系统运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特别是在授权批准制度设计中应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判断权。就企业外部会计监管系统而言,必须按照“行业自律、企业监督、法律规范”的思路框架,建立“行业自律为基础、企业行政监管为主导、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准绳”的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一是尽快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工作,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二是强化企业外部监督,即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检查和审计,尤其是要加强对准则、制度执行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的法制是制止和防范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职业之便,主观蓄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保证。

  6.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因规范会计行为就不讲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在进行会计制度制定时,要考虑制度收益和制度成本的关系,选择制度效益最大的方案。这里的制度成本是指制定成本和运行成本之和,制度收益指该制度实施、运行后产生的收益。制度效益是指制度收益补偿制度成本后形成的差额。制定制度时应特别注意,并非制度越完善、越严密就越好,应权衡制度成本及其产生的收益,力求做到不仅会计制度制定科学化,而且制度效益最大化。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