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事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包括爱情和金钱。对于前者人们皆赞同,而对于后者人们却往往忽视。很多人看起来像是在珍惜财产,但其行为却是在糟踏它。
时间让财产不翼而飞了吗?是的。拿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现在的状况相比,时间跨度大约是25年,“80年代的新一辈”在今天再相会时会发现,和年龄不断增长相反的是,其财富急剧缩水。
例子1:万元户。1985-1988年期间的一万元,大约相当于城镇职工120-150个月的工资收入。到现在,1万元大约相当于城镇职工3-4个月的收入。97%的财富消失了。
例子2:柴米油盐。以可比的商品和服务看,从1985-1988年到现在,大米的价格从每斤0.15元上升到1.5元,猪肉从每斤0.75元上升到15元,理发从0.5元上升到10元……凡此种种,除了冰箱彩电洗衣机之类的消费品之外,绝大多数商品25年前的价格,乘以20-25倍,大致就是目前的价格。也就是说,1元承载的购买力,在25年间消失了95%以上。
例子3:养老金。我以前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出“多少钱够养老?”的命题。无可争辩的数据表明,25年前也许普通退休职工会以为3万元足够养老,因为这差不多是其当时30年的工资收入,现在这个数字则上升到了约100万,即100万差不多是当下30年的工资收入。那么请问25年后多少钱够养老?我绝对不会理睬和介意那些激烈批评和谩骂我的人,因为我们老家有俗语说,宁可跟聪明人打一架,不要和蠢人说句话。
是时间导致了我们的财富不翼而飞?本质上说不是的。时间除了掠夺我们的生命外,并不掠夺我们更多。是通货膨胀吗?本质上说也不是。通货膨胀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只是一种货币现象。财富缩水的奥秘就在于货币。回顾过去的15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每3.5-4年翻一番,货币供应量M2每4-4.5年翻一番,GDP则是每7-8年翻一番,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大约每8年、农村居民收入大约每10-12年翻一番。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以及其财富能获得的收益增长,远远地被财政收入、货币发行甚至经济增速甩在了后面。或者说,挣钱赚钱是难以跑赢税收、发钞和GDP的。
但这还不是悲剧的全部,更令人惊讶的是,出生于1980年之前的中国人,在乐意于拼命工作的同时,更乐意于拼命储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25年来中国并没有持续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原因之一:勤俭储蓄。很明显,如果1985年以来,一个城镇职工除了生活必需开销,将余下的财富进行储蓄,每年获得5%的复合收益(明显高于以5.5%的年利息连续进行5年期的定期储蓄),那么25年来,其积蓄的全部财富的实际购买力大约缩水了至少80%。不当的储蓄让我们失去财富,也让通货膨胀没有以显性的方式爆发出来。原因之二:工业化。中国在消费类产品的长足发展、在要素市场上的价格管制,使得由轻到重的工业化得以迅捷推进,更便宜的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得以普及,也在很大程度上压低了通货膨胀。这两大原因,使中国本应奔腾咆哮的通胀,变成了衔枚隐行、吞噬财富的陷阱。
迄今为止,许多人仍然不清楚其积蓄不翼而飞的根源,并采取一些非理性行为。例如,节衣缩食提前归还房贷。许多人误认为,如果其借1万元为期20年的房贷,则要归还1.5万本息云云。他们忘记了币值不稳,大约5年“通胀大神”替其归还一半债务,大约10年“通胀大神”将替其归还3/4的债务,20年下来,时间将使债务如夏日冰块一样消融。
对有些人来说,学习金融学基础知识是令人生畏的,但为了保全财富你必须去学习,并要牢记:在显性和隐性的通货膨胀时代,唯现金与狗矢不能长期持有。
相关推荐:
杭州网络营销策划
销售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