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护靠得是法律与道德,企业内部制度的秩序建立靠得是制度和文化。
这里主要从企业发展与内部管理的角度谈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与维护。
制度建设与维护就是对企业内部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颁布、实施、修改、梳理直至废止的全过程。
制度建设是企业运行的必要保障,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使企业内部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也就是按规矩办事,如果不按规矩办事,就要受到惩罚。
一些企业效率低下、人心涣散、管理混乱,与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企业制度不可谓不全,覆盖的范围不可谓不广,但大多数都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制度形同虚设,践踏制度的事件也就屡见不鲜。这些对制度本身的蔑视也就是企业走向崩溃的开始。
制度是企业内部制度法律,制度本身应具备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企业内部的行为规范以执行制度为最低标准,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相对于社会大环境而言,企业是一个小系统。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首先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不能与其相违背;其次,规章制度的制定应与企业的现状相适应;再次,规章制度的制定还应与企业文化相符合。
各项企业内部制度,应该说是包罗万象,覆盖着企业经营生产的方方面面。制度建设也必然会随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逐步繁多。在企业发展进程中,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适时制定相应的制度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管理的需要,大多数企业基本都能做到,但如何定期对现存制度进行审视和维护,却是许多企业都很欠缺的地方。
为什么要定期对企业内部制度进行审视和维护呢?这个答案不言自明,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在突飞猛进的前进,WTO的加入,知识经济的来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在随时随地的发生着变化,一些旧的制度已不能满足企业目前的需要,一些旧的制度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不废除这些不利于企业运行的旧制度,企业将坐以待毙。同时,还应看到,企业有些制度的出台,是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产物,这种制度表面上是解决了已经出现的某一方面问题,但它可能会对其它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制定制度时并没有想到,但负面影响却是有目共睹。所以,对这些制度也应及时进行维护。
这里举两个制度之过的例子。
其一:汤姆是一家运输公司的老板,也是A汽车公司的忠诚客户,他每年都要从A汽车公司购买几辆汽车。当A汽车公司又一种新车面市的时候,恰逢汤姆又来买车,营销小姐竭力推荐这种新车型,汤姆被说得心动,就决定亲自试试这种新车的性能。但这时营销小姐说,公司企业内部制度规定,只有付了预付款才能开车,汤姆心里很不愉快。他与这家公司几年来建立的关系也就从此结束。
汤姆的做法错了吗?作为客户,他应有这个权利,他是不满A汽车公司的这种做法,才结束与A汽车公司的合作关系,转而投向其它汽车公司。
营销小姐错了吗?她是公司制度的忠实执行者,它按制度办事,维护公司的利益,怎么能说是她错了呢?
要追究错误,那只能是企业内部制度的本身。
其二:某设备公司长期向客户提供一种运转设备,该设备对操作要求很高,新客户在起动设备时,很容易损坏设备。这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向老客户提供这种设备,这些老客户基本上都有一批熟练的操作工,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出现过问题。但当这家设备公司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时,大部分新客户因操作不当损坏设备次数很多。设备公司因为承诺“三包”,相应的服务费用发生得很大,且一直居高不下。设备公司苦无良策,定了一个制度–所有购买设备的客户除交纳设备购置款外还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培训费,到公司接受操作培训。
结果是不仅市场没有打开,新客户不断减少,而且老客户也急聚锐减。
出现这种局面,不能不说是制度之过。
举这些例子,主要是说明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与维护的重要性。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企业已成为市场的主体,一定要做好“修身养性”,在变革中不断调整前进的目标,努力做好制度建设与维护,“三省吾身”,做到轻装上阵,才能保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不被自己打败。
对社会而言: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对企业而言:制度好可以增强凝聚力、竞争力、快速反应能力,企业内部制度不好可能使军心涣散、人浮于事、松松垮垮。
作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而且应该做好制度建设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