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管理案例】杰克家有一只非常聪明的牧羊犬.一天,牧羊犬叼回一只小狼,杰克给它奖了一只鸡腿.第二天,牧羊犬又叼回一只小狼,杰克高兴极了,觉得牧羊犬了不起,又奖给一只鸡腿。
奇怪的是,杰克发现家里竟然少了一只羊。他很纳闷,牧羊犬这么历害,谁还能偷羊呢?
第三天,杰克来到牧场。他吃惊地看到,牧羊犬根本不管羊群,直奔狼窝而去,杰克简直被气晕了,当晚,他把牧羊犬赶出家门。
牧羊犬的主要工作是看守羊群,主人对它的捕狼行为却大加奖励,它哪有心思看守羊群?同样,很多领导者奖励员工,做不到内容明确公开,最后往往出现背道而驰的结果。
欧洲有一家电器配件企业,凭借技术实力,一度取得良好业绩.经理人创造的激励制度,却给公司带来大麻烦。
公司把员工分为三档:普通员工称为工人,技术骨干是在编职工,外聘的兼职高级人才特聘员工。每个月,公司公开派发工人和在编职工的是奖金,特聘员工的奖金却是一个个神秘的红包。
没过多久,不知谁透出风来,红包奖金是公开派发奖金的好几倍.工人和在编职工愤怒了,认为这种不公平分配,忽略了他们的价值.那些兼职外聘的人员,经常不在公司,看不到他们有多大付出,凭什么得到那么多?特聘员工也有意见,他们以为,一般员工除了公司公开得到奖金,也能得到红包。公司是歧视他们这些人。
结果,公司付出重金,非但没有调动员工积有极性,换来企业凝聚力,反而使得人心涣散。公司骨干纷纷跳槽,业绩一路下滑,从一蹶不振。
奖励是激发员工能量的管理手段,经理人一定要明确,到底要奖励什么,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通过以上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可以看出现阶段的中国企业管理,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中国的企业管理,不仅要加强,而且面临着迫切的改革形势。这是中国企业管理的最基本特征。
从中国企业管理组织形态上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民营企业家,是单一工厂型的工厂管理。中国民营企业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1993年12月29日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民营企业家进行公司制改造的基本形式。因此,从传统民营企业家管理转向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按照现代公司型的中国企业管理来改革民营企业家的单一工厂型企业管理。目前中国二十多万家有限责任公司、一万多家股份有限公司、一千多家上市公司的企业管理,与改制前的民营企业家管理相比较,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效果。
从企业管理的内容上看,改革了传统民营企业家闭门式的单纯生产管理和坐等顾客上门的状况,按照现代公司管理的要求,确立市场第一、用户第一的经营观念,把过去无视市场、轻视销售转变为高度重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建立企业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实现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的有效结合。而在生产管理中,更把产品质量作为生命线,贯穿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中国的企业管理,正在按照现代公司管理的内容,实行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开发管理、财务管理的综合性现代化管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讲究“名牌效应”,重视树立本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企业的名牌意识。这种趋势表明,中国企业的现代管理,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与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公司管理接轨。
中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过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目前中国一些企业存在着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次序混乱、管理机制僵化、组织结构刚性、生产活动封闭、资源浪费严重诸多问题,再加上规模经济效益不佳,致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低下。这些问题在各类企业和各个行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当我们谈论中国企业管理与国外企业管理接轨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果。国外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各种管理理论与学派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从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到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多种管理理论与学派并存的局面,包括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管理学派、德鲁克的经验主义学派、伯法的管理科学学派以及权变理论学派和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提到的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在企业管理实践方面,20世纪30年代国外企业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和兼并、收购方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以更大的经济实力去占领市场,降低经营风险,到6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规模效益第一的管理方式。随后,又在大公司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降低成本,通过准时生产和效益生产方式,摒弃了流水线生产中的库存大、周转慢的浪费现象,在企业管理中取得降低成本和价格竞争的优势。在大公司和低成本的前提下,又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实施质量控制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从符合性质量到适用性质量再到满意性质量,以适合市场竞争和用户的要求。
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规律来看,中国企业管理也要经历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但是,严峻的市场竞争现实,不允许中国企业也像国外企业那样用上百年时间分阶段地去达到现代企业管理水平,而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规模效益、成本效益、价格效益、质量效益的企业管理目标。当前中国一些企业管理的效益差距明显,甚至有些企业管理陷入困境。因此,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立足于中国企业的现实状况,在扎扎实实做好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快企业管理工作的改革步伐,尽快地实现规模、成本、价格、质量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综合经济效益。
第二、正当中国企业管理与国外企业管理接轨的时候,国外企业管理又在向更高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管理中计算机辅助信息系统的建立,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表现为信息技术工程及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的兴起,全面研究计算机辅助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影响。80年代后期开始的企业结构重建(Restrocturo)、流程再造(Roengineerjng),突破了以往的企业管理职能分工理论,不再按照原有的管理职能划分去进行企业管理工作,而从组织变革入手去改革企业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涌现出种种新思维、新概念、新做法,以适应信息技术、知识经济条件的市场竞争的需要,使世界范围的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到一个新时代,90年代以来的企业管理效益,在保持和发展规模经济效益、成本效益、价格效益、产品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又把对客户的最佳服务作为企业管理的首选目标。为此,企业重视分析技术变革对管理工作的影响,重视分析客户的需求变化和购买行为,以求得用最短的产品开发时间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使得交货期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企业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包括以高薪技术、新颖产品去开拓新市场、以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创新、以重组企业内外为重点管理创新,将是跨世纪的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灵魂。
中国企业管理在解决规模、成本、价格、质量诸多问题的过程中,现在又面临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的挑战。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伊始的改革开放,使传统民营企业家管理冲破了单纯对企业负责、以上级主管为中心旧体制束缚,逐步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开展企业管理工作。但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迄今尚未理顺,直到民营企业家改制后的一些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仍然不强。因此,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在企业认真地、有效地改革内部管理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快企业外部的体制改革步伐,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各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