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加大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力度扶持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真正帮助其解决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发展环境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共识。
随着我市诸多扶持措施的落实,我市广大工业企业发展环境无疑会变好一些。但无论外在扶持多有力,都不能代替企业的自身努力。企业欲走出困境,尤需要在企业扶持中加紧练好内功。
为深入实施市委、市企业“两创”总战略,进一步改善企业的发展环境,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丽水市企业调查队对全市262家工业企业进行了企业发展环境状况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工业强市”战略实施以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正在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多数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但企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综合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提升。现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供参考。
一、企业发展环境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262家工业企业,其中国有集体企业15家、占5.7%,私营企业208家、占79.4%,港澳台外商企业3家、占1.2%,外商投资企15家、占5.7%,其他企业21家、占8.0%。
从企业成立的时间上看,2000年前成立的企业占32.8%,2000年以后成立的企业占67.2%。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发展环境的外部综合环境、人才和劳动力、融资、流通、信息技术环境等方面。
二、外部企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但仍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调查的大部分工业企业发展对当地的综合外部环境评价较好,占68.7%的企业认为当地企业发展的综合外部环境好或较好,占28.6%的企业认为一般,仅2.7%的企业认为较差或差。
(一)企业的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且连续、稳定
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各地企业结合本地区实际,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激发了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企业对企业的信任度提升。调查显示,占79.4%的企业认为当地企业的发展经济政策稳定,占17.6%的企业认为当地企业的经济发展政策相对稳定,认为企业经济企业发展环境政策基本稳定的企业比例高达97.0%。
(二)企业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有新的提升
全市在“工业强市”氛围下,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效能革命”和“责任风暴”,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站式办成”和“四条禁令”等有效措施,促使机关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企业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的显着提升。占70.2%的企业认为企业部门的办事效率高或较高,26.3%的企业认为一般,仅3.4%的企业认为较低或很低。一些企业认为目前虽然企业部门的服务意识有所提升,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已不多,但一些事仍比较难办,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仍存在。
(三)治安法制环境总体较好
企业对当地的治安法制环境总体给予肯定,占73.0%的企业认为当地的治安环境好或较好,占24.0%的企业认为一般,仅2.0%的企业认为不大好。在法制环境方面,有70.0%的企业认为当地的法制环境好或较好,有28.0%的企业认为一般,仅2.0%的企业认为不理想。
(四)生活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
企业对当地的生活居住环境总体满意率为65.6%(见下表),认为差或较差占3.8%;对当地的教育环境总体满意率为56.1%,认为差或较差占5.7%;对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满意率为51.5%,认为差或较差占9.5%。
由于我市地处山区,经济较落后,企业对医疗卫生环境、文化娱乐环境的满意程度较低。企业对当地的医疗卫生环境总体满意率为34.7%,认为一般的占50.8%,认为差或较差占14.5%;对文化娱乐企业发展环境总体满意率为28.6%,认为一般的占57.3%,认为差或较差占14.1%。
(五)信用环境总体较好,但同行无序竞争现象仍较严重
占63.7%的企业认为我市的信用环境好或较好,仅1.9%的企业认为信用环境差或很差。
但有46.6%的企业认为同行业的无序竞争现象仍比较严重,如企业反应玩具行业的无序竞争现象较为严重,行业协会没有尽到应有作用,企业发展受阻,市场开拓力不强,影响了企业发展环境和行业规模的扩大。
(六)金融环境继续偏紧,融资以抵押贷款为主
企业从外部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中,占72.5%企业主要从银行获得的,而占16.0%的企业主要靠民间借贷、占用其他企业资金等渠道获得。一些企业认为难以获取银行贷款的原因主要是国家信贷政策较严、企业缺乏抵押物、获取贷款的门槛较高、手续过繁琐及融资成本太高。自去年以来,央行多次提升贷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难度加大,认为从银行贷款比前两年更难的占到被调查企业的26.0%。
(七)“三乱”现象仍有所存在
被调查企业认为企业有关部门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已不普遍。但“三乱”问题仍然存在,其中认为“三乱”现象部分存在的企业占13.0%,认为少数存在的占40.1%,认为不存在的占45.4%。反映较为突出是交通罚款。企业认为个别企业部门仍然存在服务上的误区,企业的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八)企业对企业有关部门的希望
企业希望企业部门要常抓机关效能建设,努力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建立企业机关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三、企业发展环境实力不断增强,内部企业发展环境仍有待提升
2007年我市实现工业产值704.26亿元,增长速度创下31.6%的新高,保持了连续三年25.0%以上的增速。但我市的工业企业大多为以小企业,其自身的发展能力相对较弱,在人、财、物和技术、信息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由于各级党委、企业对工业发展的重视,企业综合发展环境的逐年好转,被调查的企业厂长(经理)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一)企业经理人文化素质逐步提升,但综合素质仍有待提升
被调查的262家企业厂长(经理)中,男性245人,女性17人,年龄中位数为43.3岁,其中30岁以下占2.7%、30—50岁占71.0%、50岁以上占26.3%,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有朝气、有活力的队伍。从文化程度方面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54.2%,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占31.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4.5%。这些企业厂长(经理)任现职前所从事的职业,个体工商户占23.3%,干部占22.9%,工人占20.2%,农民占14.1%。虽然企业厂长(经理)文化素质在逐步提升,但与整体经济发展趋势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理念仍比较传统,企业不能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发展,难以经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因而厂长(经理)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明显
随着节能降耗各项措施的实施推进,部分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明显。调查显示,在被调查企业中,制革、服装、制笔、玩具、金属制品、不锈钢制品等行业,十分重视节能降耗工作,自主创新,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先后对生产工艺,部分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如淘汰耗电量高的滞后设备;增加就地补偿器,将功率因数从0.89提升到0.95,减少了无用功;对一些耗电较大的设备安装变频器;锅炉除尘由干法除尘改为湿法除尘,同时向员工传授节电、节水、节能知识,提升员工节能意识,养成自觉节能的习惯;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三)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明显提升,但综合利用率不高
调查的262家企业共有计算机3447台,平均每家企业13.2台。从企业拥有计算机总量上看已不少,但大多企业只是用于简单的公文处理和上网,用于内部管理的较少,利用率较低。在因特网上拥有自己网页的企业占66.0%,大多数网页内容比较简单。
企业技术信息的主要来源还是靠行业协会(认同率57.3%),同行业企业(认同率51.1%)和供销人员(认同率47.7%),以网络为主的公共媒体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认同率36.3%)。
(四)产品由模仿型向创新型转变,但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我市多数中小工业企业在发展之初由于技术人员缺乏、资金少、装备简陋,因而主要是以模仿型产品生产为主,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形成,部分企业已注重产品质量与产品的科技含量,有的企业通过招揽人才,形成技术开发中心,自主开发新产品,有的企业则借助科研院所的力量开发新产品。调查显示,有168家企业的主要产品得到了ISO9000产品质量系列认证,近两年有72.1%的企业借助外部力量开发新产品,其中有35.5%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开发新产品,有33.2%企业引进国内现成技术,有3.4%企业引进国外技术。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企业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全市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企业难招、难留中高级人才,且缺乏熟练工人
由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企业人才缺乏是我市工业企业长期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87.4%的企业认为本企业缺乏人才。认为缺乏技术人才的企业占55.7%,缺乏管理人才的占23.7%,缺乏营销、外贸和财务人才的分别占8.4%、2.7%和1.9%。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预计今后两年占59.5%的企业需增加劳动力,且占48.1%的企业需要熟练工人,占30.9%的企业需要技术工人。
(六)企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的制约因数
企业认为其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数:如50.0%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上涨过快;41.9%的企业认为流动资金紧张;28.2%的企业认为生产用地不够;17.9%的企业认为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低;17.2%的企业认为市场信息闭塞;有的反映企业员工大多是外地人,流动性大,难以管理;园区周边商业设施跟不上,员工生活不方便等。
(七)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多数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乐观,占24.8%的企业表示相当乐观,53.8%的企业表示比较乐观,占19.5%的企业表示一般乐观,仅1.9%的企业表示比较悲观。企业投资意愿普遍较高,有82.8%的企业把当地作为企业再投资的首选地,有8.4%的企业选择市内的其他县(市、区),有8.8%的企业则选择市外。
四、进一步改善我市企业发展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制度是企业发展环境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好的制度会促进企业发展,坏的制度会妨碍企业发展。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尽量废除已不合应经济发展的制度。同时,进行充分调研,广泛听证,新设立的制度,保证新设制度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保证制度的相对稳定。
(二)进一步提升企业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企业对企业部门的要求,要加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完善人才、劳动力交流平台。关键是要在针对性上下功夫。我市人力资料不少,但人才资源、熟练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企业有关部门要在了解我市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基础上,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产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搭建人力资源平台,帮助企业引进合适人才;同时鼓励发展劳动力中介市场,规范中介机构行为。二是加强企业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进一步开放企业公共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技术信息交流中的作用;协助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三是完善联合行政办事平台。各个行政机关要本着提升行政效率和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的原则,加强部门之间横向合作,联合行政,尽可能少占用企业的时间和精力。
(三)积极探索金融发展的规律,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资金融通是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基础条件,企业能否方便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是企业能否正常发展的根本保证。破解当前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在于社会信用系统建设,要积极研究金融运行的内在客观规律,关注民间资金的动向和规律。对民间金融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在金融产品供给市场中,增加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加大对企业发展环境直接融资的管理和规范。
(四)抓好劳动力培训和科技转化,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服务
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必将对劳动力素质和科学技术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应积极建立健全劳动力社会培训体系,协调学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工程之间关系,让各个环节的培训互相衔接,注重提升培训实效。
健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市场。通过市场经济的力量来迅速将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市场的纽带将科研院所和企业有机联系起来,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资源可以取长补短,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根据市场规则明确责权利,可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良好局面。
(五)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充分发挥管理部门职能,完善市场监督体系。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并在信息平台上公开,使不守信用的企业在丽水成为众矢之的,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信用企业发展环境。协助有关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办法,充分发挥行业的自律作用,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对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企业依法进行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