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改革是持久的动力。我国民营企业家改革已有三十年历史,民营企业家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民营企业家改革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管理原则、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以抓大放小为主要思路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以及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要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改革在较为明确的改革思路下实现了巨大的改革成就,主要体现在: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国有经济结构日趋合理,民营企业家企业效益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快速发展。
一方面,民营企业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民营企业家改革中浅层次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另一方面,一些实质问题依然存在,这影响了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及国民经济的整体提升。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民营企业家改革的历史现状及方向,才能深层次挖掘民营企业家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本文就民营企业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民营企业家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2.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民营企业家企业在公司制改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产生一个有效的经营管理层的问题。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公司经营者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制定公司决策和公司政策;二是公司经理层,负责公司日常事务。事实上,许多公司董事会直接由上级行政部门任命,经理人员主要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委派或指定。由此产生的董事和经理人员与股东会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丧失,不称职的经营者不能及时罢免,优秀的经营者不能走上经营岗位,公司治理结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2.2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结构是指各种股权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的比例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目前,我国虽然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家经过了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了股份制和股票上市,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国有独资和国家控股的企业还占很大比重。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家由于产权主体单一化,造成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投资主体单一化,大多数老民营企业家投资主体只有国家一个。即使一些作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也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集决策与执行于一体。另外,由于国有产权的非人格化,使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部分在海外的国有资产缺乏监管。
2.3委托代理机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委托代理问题产生于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当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不一致时,经营者就可能会放弃所有者的利益而追求自己的利益;当所有者与经营者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经营者就可能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投机行为来谋取个人利益。这种现象称为内部人控制问题。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应进一步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应健全董事会制度,上市公司应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防止和纠正内部人控制现象。目前,由于经理市场、资本市场远未成熟,这样就难以公正地评价经理人员的业绩水平和公司价值,对经营者也就产生不了竞争压力和动力,使得民营企业家改革后仍然存在委托代理机制不健全问题;而在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民营企业家治理结构错位、企业产权未能多元化、监督约束手段失灵等现实情况下,内部人侵蚀所有者利益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并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2.4垄断行业民营企业家改革滞后,成为分配不公的重要因素目前,虽然垄断企业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公司化改造,但股权结构仍然以国家绝对控股为主,资产结构不合理,现代企业制度缺失。
垄断行业大型企业改革步伐滞后,出现既得利益固化倾向,效率偏低。民营企业家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着力抓中小企业改革,垄断行业民营企业家改革因关系重大,没有抓紧有效推进,以致出现垄断行业既得利益固化倾向,为保住既得利益,既得利益群体往往设置一些壁垒,阻挠竞争,特别是阻挠新的厂商进入参与竞争。这也是垄断行业民营企业家改革不够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并影响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成为分配不公的重要因素。
2.5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流失。
目前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转让国有产权没有完全进入市场,难以发现国有产权的市场价格,少数不法分子低估贱卖国有资产;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问题突出;把职工经济补偿金等费用从转让国有净资产的价款中预先扣除,压低了产权转让价格。正是由于这些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面积流失。据统计,民营企业家2004年共申报核销资产损失3178亿元。这就相当于民营企业家92000元亿资产总额的4%左右,32000亿净资产的9.9%。加上中国财政部已核准的近1000亿元损失,民营企业家共计核销损失达4000多亿元。而在过去几年中,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共计核销损失接近2万亿元。
3.民营企业家改革的对策建议
3.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民营企业家仅仅是从形式上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在内的治理结构,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使它们之间形成制衡关系,真正发挥各自的作用。
完善治理结构不仅要借鉴西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更要结合中国民营企业家生产资料公有制特性,构建适合中国民营企业家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有效制约公司经营者,所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点就在于公司经营者的产生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上。今后,完善治理结构的重点就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要规范董事会运作机制。公司董事会的任命和解聘,必须由股东大会民主选举;加快建立民营企业家独立董事制度,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人员中的数量。二是逐步培育职业经理市场,公司经理人完全按照市场机制选任。取消民营企业家经理人员的行政任命制度,全面推行聘任制。
3.2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只有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才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3.3探索国有股减持新思路,大力推进股权多元化。
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改革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1,特别需要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领域,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2,需要但不特别需要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领域,采取国有他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资本参股并存的形式。3,不需要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领域,一般采取民营企业家退出的方式。
实践证明,民营企业家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前提,要努力探索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