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论企业文化构建与研究

企业培训师观点:论企业文化构建与研究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引言
  
  21世纪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在激烈地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是现代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始于21世纪七八十年代,时至今日企业文化己成为21世纪管理的热点。中国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现代企业文化构建。如何恰当的企业文化构建是现代企业营者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的一般定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员工素质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这一概括包括三层含义: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中产生的,它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它属精神文明范畴;企业文化又不等同于精神文明,而是企业一系列精神文明成果的抽象、升华和规范,它是企业群体共同价值的反映,要求每个企业职工接受、传播和遵从。从直接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家精神、企业理念等。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1、精神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根本,以精神为导向的管理方式,它属精神文明范畴。要在一定物质文明基础上产生,与一定物质文明水平相适应,同时也对物质文明水平的提升有强大的反作用。
  
  2、集合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企业职工价值观的集合。企业领导班子或少数骨干分子在企业文化形成上可能会起重要的甚至主导作用,但不能仅由企业领导班子或少数人来决定。
  
  3、微观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它要受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宏观文化的影响,但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不能用整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宏观文化来代替企业文化。除此之外,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应有文化差异,不能千篇一律。
  
  4、社会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反映,要受一个国家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国家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的要求和宏观文化的影响去搞“世外桃源”。
  
  5、可塑性
  
  企业文化不完全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在一定基础上进行挖掘、整理和概括,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企业文化也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它的产生和塑造,都要受一定客观基础和条件限制,不能也不可能一时一变或任意塑造。
  
  二、我国企业文化构建面临的困境
  
  应该看到,虽然在今天的中国大陆,企业文化己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成为企业界甚至全社会瞩目和关心的“新潮流”,但是,与社会存在和社会环境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相比,与企业组织和整个社会对崭新文化的期待和要求相比,我国在企业文化构建上的自觉建设方面还处在初始阶段,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企业文化构建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影响
  
  一位文化研究者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一笔巨大的资源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也许正是这个“包袱”能够使我们正确解释: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日本、“亚洲四小龙”在战后得以经济腾飞,而我们却几经波折、步履艰辛、速度缓慢。
  
  我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构建的渗透之深,影响之大越来越明显的成为企业现代化的阻碍力量。这种表现为:一是老人主义,论资排辈。过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企业,多以师傅带徒弟为主要生产和传艺方式,为了掌握技术,学得一技之长,青年工人进厂首先学习的并不是技术,而是首先学习如何做徒弟。徒弟的出师,既要取决于他刻苦学习技艺的程度,还要取决于师傅对徒弟的接受、认可程度,常常使多数徒弟为求得师傅的认可而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造成“师徒如父子”的等级观念,创造性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即使到了今天,企业中论资排辈的现象仍很严重:长工资、分住房、提干部、定职称等一切与利益分配有关的事项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同工龄联系在一起,甚至在老干部退居二线,青年干部挑大梁时,青年干部都可能时时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无形的手在左右自己,而不敢放手大干。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的今天,等级观念的影响使企业很难培育出真正代表各方人员利益和要求的充实而丰富的企业文化。二是官职终身制。在等级观念的制约下,一方面出现了“多年媳妇熬成婆”的状况:股长、科长、处长、局长慢慢熬年头成了正常现象,而如果一个工人越过中间的层层台阶一下成为主任、厂长,都会成为人们私下议论的话题。另一方面干部能上不能下,官职终身制,一些名不副实,甚至极不容易把位置让位于后来者,冲淡了企业文化构建中平等竞争的合理内容。三是特权主义和家长制作风。由于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直到今天,特权主义在我国企业中依然严重存在:领导批条子就可以廉价出售产品;本来早已人满为患的行政部门,就可能因为某位领导人的指示又增加职数和人员,厂规厂法只对工人有效,而无法制约企业领导等等。而且在更多的时候,领导的特权往往不用自己开口,便有“抬轿子”的人送上门。有了权力、便有名誉、地位,“房子”“票子”“孩子”问题也很容易解决。有的企业领导个人专断作风严重,主观、武断、唯我是从,听不得不同意见,从而影响了祥和的企业的形成。四是人情大于法规。受传统宗法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企业中,人情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却十分强大的社会力量,不仅职工的“红白喜事”有人张罗讲人情、凑份子,而且在个别胆子或违反了厂规;或出了事故;或给企业造成各种损失时,也会有一些人为之求情,为之游说、解脱,结果往往使从严治厂变为一句空话。例如,某新厂长决心大刀阔斧地精简机构,要调二、三线的多余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可一露风声,厂长的办公室和家中便“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各种各样的游说、暗示、甚至含而不露的威胁等纷至沓来,为了维护人情和各种关系,也为了以后的工作,新厂长宏伟的精简计划只好告吹。在这样的气氛下,人情关系成了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而“法规”反倒成了躲在人们身后的羞羞答答的小媳妇,不仅使企业里那些成本成册的规章制度,变成了对付上级和自我安慰的装饰品,而且助长了“走后门”和“裙带风”的盛行,影响了优秀企业文化的健康成长。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