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搞好国总结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我国民营企业家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民营企业家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改革的历史经验,认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对于实现民营企业家的又好又快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必然对民营企业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制度演进为视角对这一影响进行分析:首先,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提出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公共政策目标;其次,考察在产权改革强制性制度安排下的民营企业家发展内部制度的演进;最后,对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和谐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辨析,从而形成本文的分析框架。
历史与现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政策目标
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从我国西周时代的和谐观念起,古人就提出了“大同社会”的构思,并从一种认识观发展成为政治、经济、伦理、价值目标及其和睦均衡的和谐社会观念体系。十六世纪起欧洲一些思想家展示了对未来和谐社会理想模式的构建,如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等。
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隐含和谐社会特定内涵的社会治理内容与方法:
一是确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的公民权利;
二是建立均衡制约的政治权力框架;
三是完善社会关系协调机制;
四是推进社会民主和公民社会发展。
这一系列的制度性建设,有效地缓解了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阶级对立、社会分化矛盾,实现了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冲突协调,促进了社会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解决现实矛盾的社会治理过程。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而确立的执政新理念,不仅是我国古代理想观念的超越,或是西方经验的简单借鉴,更是在我国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发展目标。从1978年到2004年26年间,中国GDP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16494亿美元,年均增长9.4%;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居全球第六,人均GDP迈过1000美元大关,中国进入了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中国面临贫困人口脱贫压力,城市中失业、下岗、疾病致贫问题困扰着不少居民,有2000多万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尽管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600万人,但按照联合国人均100美元的标准将达到8000多万人。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加剧,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矛盾凸显期”。中国能否实现财富积累的新飞跃,不但取决于诸如产业转型、国企改革等一系列经济难题的有效解决,更取决于一个有利于普遍增进社会成员社会福利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建立。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将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地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基于上述分析,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三方面公共政策目标:
第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目标。
当前影响社会和谐最突出是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它不仅是分配问题,而是在社会转型过程因为企业管理、社会保障以及利益协调等一系列社会深层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导致公平与效率两个政策目标没有得到较好兼顾而产生的。因此,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尤其是包括公民的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在内的社会公平是首要的社会政策选择。
第二,完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节机制。
在坚持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每一位公民的同时,整合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
第三,推进社会自我管理协调机制和公民社会的发展。
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处理好社会系统各组织之间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合作网络。
制度创新:民营企业家发展的新动力
构建和谐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民营企业家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同时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谋求企业的和谐发展,必须考察在产权改革这一强制性制度安排下的企业内部制度的演进。
按照制度演进的观点,社会秩序演进有两条主线,
一是分散的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相互作用自发形成彼此认同的内部规则;
二是组织为了自身利益通过政治行为形成的外部规则。
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相互竞争和学习机制,加速制度的演化。如果将组织设定为国家,分散的个体设定为民营企业家发展,便可以按照制度演进的理论框架对民营企业家发展的制度创新进行分析。
从制度演进路径而言,民营企业家发展改革最初是围绕内部经营管理改革和外部环境优化进行的,如实行经理负责制、不良债务注销等,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国企发展。但民营企业家发展根本问题是产权制度的缺陷,产权不明晰,不但导致民营企业家发展思路及业务操作模式混乱,更受到了诸如产权界定、代理问题等约束,也会因企业的强制行动导致“强权界定产权”现象,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经过20多年的探索,民营企业家发展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产权制度改革。
制度创新是民营企业家发展的新动力,主要有企业产权、组织和经营管理制度创新,产权制度是核心。民营企业家发展产权涉及国有资产问题,其制度变迁是企业强制性主导的,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外部规则演进,即企业通过政治行为实施的制度变迁。当产权制度确定后,企业为谋求自身的发展,必然按照一定的目标寻求恰当的内部制度创新。创新过程就是在企业寻求有利于自己的外部规则创新过程中企业为寻求恰当的内部规则而自发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
第一,企业组织制度创新。
当产权模式确定之后,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处理好企业内部的组织关系,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职权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创新。
按照适应产权模式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一是建立战略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建立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并与日常业务管理紧密结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
二是建立系统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包括生产经营、市场开拓、科技开发、人力资源、全面质量和现场服务管理制度等。
第三,处理好制度创新和人本管理的关系。
企业制度创新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目标,完善企业内部关系和利益调节机制,推进企业内部自我管理协调机制的建立,以提升企业凝聚力,促进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