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我随着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美,第一站到了纽约。一反前几天的风雪交加,纽约天气非常好!
连日参加了多场商务交流活动。近年中美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G2共同主导世界的说法,在太平洋两岸都有很大程度的认同。所以我们此行也得到了美国各界的关注。
在中美金融高层圆桌会议和中美商业领袖高峰论坛两次活动中,美方与会者都非常关注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中国对当前欧债危机的判断及行动。同时,他们也非常关心中美之间在经济方面的竞争关系。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以致在欧美已经有一些人开始把当前的经济危机归咎为中国的崛起。美国临近大选,中国的话题又成为美国不同党派间相互角力的工具。中美之间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常被用来作为批评中国的依据。
确实,中国入世之后,出口快速增长,特别是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增长幅度惊人。但是,如果客观分析,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大都是美国本土不生产的产品。美国不从中国进口,也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之所以在中国买得多,主要是中国产品更有竞争力的原因。而同期美国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也增加了三倍多。美国贸易的不平衡更多的是两国经济结构差异造成的,而并非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
美国在中国有大量的投资,从而中国制造未来的竞争力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美国大部分的消费产品都是中国制造,其中也包括出自美国和其他国外企业在中国所设工厂的产品。近几年中国劳工成本快速上升,环保及社会福利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也不断升高,对中国产业竞争力影响很大。大家很关心未来中国制造的优势是否还能延续。
我认为,尽管有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在大部分产业领域,中国仍能保持竞争优势。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的行政和经济体系效率比较高。无论和欧洲,还是与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发展中大国相比,都是这样。
第二,中国的基础设施完善。从港口、码头、高速公路、铁路及机场等交通设施,到通讯、互联网络及电力等基础设施。
第三,大部分产业配套能力强,已形成较完善的产业体系。
第四,企业管理人员及劳工素质较高。
第五,国内内需市场稳定增长。
以上是中国企业在大部分产业中能保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但这种优势在逐步减少。所以未来对中国企业的挑战,需要在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化经营管理方面进一步提升能力,才能保持企业持续的发展及相对优势。
相关推荐:
企业文化策划
管理软件
绩效管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