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来,一些企业家开始注重企业经营理念,越来越多地企业家认识到:“理念驱动行为,失败始于理念”,认为经营理念是力量,是效益,是比资金更重要的东西,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过去的经营理念已经不再适用,而且有些甚至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枷锁。企业要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利于不败之地,必须尽快转变企业经营理念。但在此过程中,路径依赖特征十分明显,使企业经营理念难以转变。本文将利用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的关系对企业经营理念难以转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说明,最后提出解决企业经营理念转变过程中打破路径依赖的措施。
一、企业经营理念的界定及其性质
一提起经营理念,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企业对外宣传的一个“口号”,当然,经营理念不是“口号”,之所以给了人们这一印象,主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阶段,中国的大部分企业不重视经营理念,认为经营理念是做给客户和别的企业看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而且竞争日益激烈,因此,经营理念成为每个企业所必须考虑的重要事情。一般来说,企业经营理念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企业全体成员所恪守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经营思想、行动准则、业务领域等,是为推动企业正常运营及其持续发展而构建的价值体系,是判断经营状况所要依据的准则,是企业员工融为一体的共识意念。对外,经营理念是一面旗帜,是企业特质的核心;对内,经营理念是一种纽带,是企业员工的信仰;对内对外都是一种心理契约。[2]制度包括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正是规则主要包括宪法、法律和契约等,而非正式规则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和意识形态等。从中可以看出,经营理念是一种非正式规则,因此它属于制度的范畴。
经营思想是经营理念的核心,是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它具体表现为竞争观念、信息观念、质量观念、人力资源开发观念、创新观念、资本运作观念、效益观念、信誉观念、法制观念、全局观念、全球化观念和生态环保观念等等。企业的经营理念向相关群体反映传递企业的经营思想,而经营思想则是经营理念的具体表现。由于经营思想是经营理念的核心,因此在这里我们分析的经营理念主要指经营思想。
一般而言,一个组织的“经营理念”由三种假设构成。(1)组织对其所处环境的假设,包括社会及社会结构、市场、顾客和技术。(2)组织对其特殊使命的假设。(3)组织对其完成特殊使命所需的核心能力的假设。
并且要成为有效的经营理念必须满足以下两个要求:(1)有关环境、使命、核心能力的假设必须符合现实;(2)三个假设必须两两相符;(3)经营理念必须为组织内部所有部门知晓和理解;(4)经营理念必须检验(李春来,2003)。经营理念是关于经常变动的事物的假设,若它们是有效的,那么它们就会持续很长时间,若它们是无效的,则会持续比较短的时间。但不管是有效的经营理念还是无效的经营理念,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市场的变化都会过时。
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和决定性作用,它是持续引领方向的指南针,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企业倘若在经营理念上发生了偏误或者在新形势下不能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即使有再科学的管理方法,再强大的技术实力,也将难以奏效,必然使企业陷入败局。因此,在经营上,国外知名企业的CEO都将经营理念置于企业经营的首位上,以此保证企业不断走向兴旺和发达。
二、路径依赖:经营理念转变的重要障碍
经营理念必须经常在接受检验中修改丰富。经营理念不是永久不变的。事物是发展变化和运动的,企业经营理念一定要随着外部和内部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由于存在路径依赖的问题,企业的经营理念往往不能轻易改变。如果一个领导人一直领导某个企业,他的经营理念甚至是这个企业以后的经营理念就会有某种沿着以前的传统经营理念继续发展的势头,这种继续发展的势头就像物理学中的惯性,在没有发生“意外事件”的情况下,传统经营理念是很难转变的,用经济学上的话来说这就是存在路径依赖。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随着时间的变化,市场也会变化,随之经营理念也要变化,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其经营理念对于传统经营理念的依赖性比较强,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时候,经营理念却不能及时转变,这就导致了许多企业经营业绩直线下滑,盈利能力不断下降,最后当打破路径依赖转变经营理念时却错过了最好的市场时机。为什么打破路径依赖,转变经营理念如此困难呢?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交易成本或者说改变这一路径的成本太高,使大量非绩效的经营理念陷入闭锁状态而长期存在;
(2)新的经营理念要使人们付出学习成本,并可能在转型期导致协调不良。这常常成为固守传统的一个理由。
(3)经营理念具有组织记忆特征。它通常隐含于企业成员作为其行为前提的思维模式的假设中,是已经被企业成员无意识地普遍认可的。他们的行为会自觉地,甚至会不自觉地受到这种经营理念的影响。经营理念愈强有力,新的经营理念愈受排斥,从而制约着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
(4)企业家的行为选择受过去经验的制约。企业行为选择是企业家行为选择的直接结果。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企业家为企业所确定的。
从理论上来说,企业的经营理念须以变化后的外部环境特征以及企业内部环境为依据。但影响企业经营理念的,却总是企业家所认识到的和所以为的环境。因此,企业家的职能背景和经验背景在经营理念的转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三、走出路径依赖,转变经营理念
企业要转变经营理念,必须走出路径依赖。下面我们根据前面分析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的关系以及企业在转变经营理念过程中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提出以下几种克服路径依赖的措施。
1.注重学习,认识市场发展规律和外部环境,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前面提到过,学习效应会加强路径依赖的自我增强机制,但是通过学习,积累的知识存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打破常规,走出路径依赖的怪圈。经营理念的转变(制度变迁)取决于知识存量,而在“边干边学”过程中人们有关收益和成本的知识存量会发生变化,现存知识存量的变化会对经营理念转变的时间因素起着重大的影响。如果知识存量增长了,经营理念的转变会相对提前;如果知识存量减少了,经营理念转变就会延迟。
2.借助外部效应,引进高层管理人员。
要使企业的经营理念不再是组织记忆的反映,就要求改变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方式,及时从外部引进适当的高层管理人员。具有组织记忆特征的经营理念是在具有强劲管理风格的企业家的倡导和推动下形成的。具有强有力经营理念的企业,有两个共同的特征:其一是企业家的任期通常比较长;其二是高层管理岗位的空缺通常是由内部人员填补的。企业家的任期较长,可使企业家将自己倡导的经营理念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企业员工所自觉接受;内部晋升的高层经理人则有利于企业经营理念的传承。显然,要摆脱企业经营理念的组织记忆特征,必须改变组织高层经理人的选择制度,及时从企业外部引进可能对传统企业经营理念带来冲击和变革的高层管理人员。
3.高层经理人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形成一致性行动。
在经营理念转变的过程中,高层经理人的干预和一致性行动十分重要。加强高层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会减少交易费用、确定信息的流通,使这种自我强化机制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经营者行为合理化,保证经营者的正常更替。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者行为选择的结果。经营者的行为偏好对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去考察:一是否需要转变;二是如何进行转变。由于经营理念是经营者以往行为选择的结果,所以即使经营者在主观上已经认识到过去的经营理念对目前环境的不适应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愿意承认这种不适应的现状,因此经营者不愿意对过去的经营理念进行转变,或者没有认识到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在已经认识到转变的必要性并决定进行转变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新的经营理念的选择仍然可能受到其过去的职能背景或经验背景的影响。因此,为了克服经营者个人行为特征对企业经营理念转变的路径依赖,一方面需要改进企业的激励制度以诱导经营者表现出符合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合理行为,同时更要求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以使企业能够在经营者不愿意进行必要的经营理念转变时及时对经营者本身进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