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建构与选择

企业培训师观点: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建构与选择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在当代跨国企业经营实践中,存在着美国制造业跨国企业、日本综合商社、韩国大财阀三种成功模式,三种企业经营模式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是美、日、韩三国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借鉴国际跨国企业成功模式,构建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文章在综合分析宏观政策、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因素的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和中国跨国企业经营实践具体情况出发,得出了中国跨国企业应选择实力强、效益好,集工业、贸易、金融为一体的综合集团企业经营模式的结论。

  一、美、日、韩三国企业经营模式比较与启示

  在当代跨国企业经营实践中,存在着三类成功的企业经营模式。一是以工业生产型企业为主体的欧美企业经营模式,其中尤以美国制造业跨国企业为典型。二是日本综合商社企业经营模式。三是韩国大财阀企业经营模式。研究这三类成功的企业经营模式,借鉴和汲取其有益成份,对于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的建构与选择不无裨益。

  1.美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经营模式。

  美国制造业跨国企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初创期。美国内战结束后,随着美国国内市场统一采用现代先进技术,美国工业制造企业通过垂直的、水平的、斜向的合并和兼并,迅速发展成为实力雄厚、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现代工商企业。为开拓国际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市场,它们开始拓展国际业务。它们首先在海外设立销售机构或原材料供应地,继而投资设厂,从而发展成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跨国企业。如1867年在英国格拉斯哥设立装配厂的美国胜家缝衣机企业,就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早期跨国企业。随后的诸如塞姆柯特企业(SamuelColt)、福特企业(JayFord)、通用电气企业、国民收银机企业、国际收获机企业、耶鲁制锁企业、柯达相机企业、西屋电气企业、高尔洁家庭卫生用品企业等,也均属于制造业跨国企业行列。二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发展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在国外的制造业直接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18%,其金额相当于它在国外生产初级产品行业(矿业、石油业和农业)直接投资额的33%。而到1940年,其国外制造业直接投资额就达19.3亿美元,跃居单项行业的首位(1914年矿业居首位)。它在全部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中的比重也上升为27.5%,其金额相当于它在国外生产初级产品行业直接投资额的77.3%(威尔金斯,1974:182)。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扩张期。二战后美国制造业跨国企业继续空前发展。首先,几十年来特别是197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跨国企业对外投资占全部对外投资比重日益增大,从1950年占32.5%增加到1960年的34.7%,1970年的41.3%,1980年的41.5%,1985年的41.1%和1989年的41.7%。其次,从美国制造业跨国企业子企业成长数目看,1951~1955年,美国制造业跨国企业平均每年新建的制造业子企业数为83.8家,1956~1960年为192家,1961~1965年为322.4家,1966~1967年为390家,1968~1969年高达508.5家,1970~1971年为431家,1972~1973年为378家,1974~1975年为236.5家。再次,从美国制造业跨国企业每年新建子企业的发展速度看,美国制造业跨国企业新建的子企业数目在1968年达到顶峰值:每个母企业平均新建3个子企业(案例母企业共546个),1975年,新建子企业数目下降到每个母企业平均1个多些(案例母企业204个)。1951~1975年间作为案例的美国制造业子企业净增5622家(尼尔·胡德等,1992:25)。

  从美国制造业跨国企业发展过程看,它的企业经营模式至少具有以下特点:(1)它从一开始就是由制造业跨国企业向外投资的,而且主要是在工业国家内投资。(2)它是美国特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工商企业集生产与科研、生产与销售为一体,这就为制造业工商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前提。(3)它们通常集中在机械制造、仪器仪表、化工电器、交通运输等优势部门。(4)这些部门具有较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据统计,1975年美国制造业跨国企业对外投资为560.37亿美元,其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部门的投资376.20亿美元,占制造业投资总额的67%。(5)其投资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

  2.日本综合商社模式。

  日本综合商社是一种以贸易企业为主体的特殊形态的跨国企业。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又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再加上过剩人口以及工农业之间的不平衡,只能依靠日本商人(商业资本),积极进行“组织化”的国外贸易活动,以保障日本工业化所需要的原材料及其它要素供给。日本资本主义初期阶段的棉花商、丝商、棉丝布商即是今日日本专门商社的源流。初期贸易商社进一步发展,经营领域日趋广泛,内部分工日趋细密,组织日益多元化,逐渐形成大规模商社,此便是现代日本综合商社的雏形。

  日本专门商社以最先成立综合商社的“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为代表。可以说,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的形成发展史就是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是日本综合商社跨国企业形成和发展史。三井物产成立于1874年,在创办初期主要经营棉花、生丝及国家垄断的大米和煤炭出口业务。在明治企业和三井财阀的支持下,它在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期间以垄断军用物资而积累起大量资本。日俄战争结束后的1906年,三井物产的营业额就由初期的54.5万日元达到19950万日元。1918年1月其资产增加到1亿日元,到1934年,其资产达168700万日元。二战期间其地位和作用有所下降,但到1940年,其资产仍有3亿多日元。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美军占领当局宣布解散三井物产。但不久后,由于形势的变化,美国转而重新扶植日本垄断资本的发展,并于1959年2月2日将解散后的第一物产和三井物产合并,很快重新组建成了新的三井物产,当时资产达52.27亿日元,年营业额达5000亿日元。组建后的三井物产不断采取新的经营方式,通过合并、兼并各种手段壮大自己的力量。它先于1965年兼并了木下产商,后于1974年在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发行“美国三井物产”股票,到1976年创业百周年时,其从业人数达13000人。到1979年,其销售额突破10万亿日元,在国内有52个分企业,国外拥有79个办事处和133个分企业。1982年其销售额达到13万亿日元,名列日本九大综合商社按销售额顺序排列的第二位(李文光,1993:92~94)。
创立于1918年的三菱商事,它的企业经营模式和历史过程与三井物产大体相似,不过它是从以军需工业为主,后转为重化工业的。二战后,除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之复活外,由于朝鲜战争而导致的“景气”,在大银行的支持下崛起了一批新的综合商社,形成主导日本经济的九大综合商社。

  现代日本综合商社具有下述特征:

  (1)经营领域广泛,包括原料、燃料、钢铁、机械、化工、有色金属、粮油食品、开发建设、金融、保险、不动产甚至各种服务,从第一产业到第四产业无所不及。

  (2)多种功能兼备,包括交易、金融、协调组织、信息、开发等功能,这为保证日本企业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3)综合商社与金融巨头和大企业集团相结合。金融巨头和大企业集团支持了综合商社的发展,而综合商社则按照银行和大企业集团的要求,代表银行向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承担投资风险,以及向企业集团所属企业提供原材料和销售其产品。

  (4)业务规模巨大。首先,从商品销售额看,九大综合商社1968年度销售额是12092亿日元,1977年增至170086亿日元,1978年略有减少,仍达160208亿日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日本1978年度GNP的22%,相当于当年度日本企业预算的120%。其次,从对外投融资的能力看,1977年按投融资金额大小排列的企业名单中,前10名中有6家是综合商社。同年有六大综合商社的海外投融资余额达8005亿日元,1979年的余额约为8004。75亿日元,1989年高达13984亿日元,1989年比1979年增加了74.7%(李文光,1993:82)。

  3.韩国大财阀模式。

  韩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则以大财阀(大企业集团)为主体。韩国民族资本形成较晚,起点较低。在日本殖民统治的1930-1940年代,韩国只有一些纺织、食品和谷物类的中小加工企业及少量中小商业企业。二战结束以后,美军政当局将原日本人的企业直接移交给韩企业,当局只将一些重要的工矿企业及公用行业企业归为国有,其余的企业、商店则全部出售给私人经营。此外,当局还将美国援助的物资直接卖给私人企业。所有这些举措都大大扶持和加强了韩国民族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于是成长起了韩国第一代企业集团,如三星、现代和双龙集团。进入1960年代,韩国当局为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从财政、金融政策上给予私营企业大力支持(如提供低息贷款、实施出口补贴),使大企业的资本迅速膨胀,于是诞生了韩国第二代企业集团,如大宇集团。到了1970年代,为推行重化工业的进口替代战略,韩国当局转而扶持重化工业的私营大企业的发展,于是,一批钢铁、石化、汽车、电子行业的私人大企业又应运而生。进入1980年代,韩国大企业集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1983年韩国50家大企业集团的营业额高达582247亿韩元,与同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582800亿元相接近。1984年韩国大企业集团下级10家最大贸易商社的出口额占同年韩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48%。

  韩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具有下述特点:

  (1)企业直接扶持。企业为了实施阶段性发展战略和产业培育,常随之提出相应的政策优惠。为得到企业的优惠贷款,它们竞相发展企业重点扶持的产业,借此发展和壮大自己。

  (2)与政治权力密切相关。许多韩国财阀的老板与政界要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常是财阀与政界相互渗透,相互结成一种唇齿相依、生死攸关的关系。

  (3)跨国经营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第一阶段,主要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及劳务输出为主,如“大宇”主要以经营纺织品出口为主,“现代”则以承揽国外建筑工程为主。在第二阶段,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如“现代”出口油轮、汽车,“大宇”也转向汽车出口。第三阶段,则以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如“三星”的半导体产品出口、“乐喜—金星”的电子产品出口等(陆建人,1995)。

  统观美、日、韩三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或启示:

  首先,跨国企业经营模式,都是适应各国特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次,尽管美、日、韩三国的企业经营模式其历史渊源与形式迥异,但在许多方面仍有共同之处:

  (1)发展成为跨国企业的企业或部门,通常具有该国内其它企业所不具备的生产、技术或组织方面的优势。前述美国跨国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日本综合商社则拥有负责统一管理进出口业务权利,韩国跨国企业则直接置于企业的支持和保护下。

  (2)其经营范围和领域十分广阔,几乎无所不包。前述日本综合商社其经营领域涉及“从方便面到导弹”,韩国跨国企业经营范围同样无所不包。

  (3)都是生产与流通或者工业与贸易紧密结合。(4)都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渗透,融合生长。后面两点对于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建构与选择不无借鉴意义。
二、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建构与选择

  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如何建构与选择,目前国内学者的意见尚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应该以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合资企业为先锋,大型企业集团为骨干,众多中小型企业为后盾,组成跨国经营联合梯队。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应以大型的生产性企业集团为主体。理由是,我国一部分生产型制造企业和企业集团经过多年发展与壮大,以及近年来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已拥有一定的规模和技术能力,在某些方面还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在国际上基本具备了走出国门直接从事跨国经营的条件。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应以大中型专业贸易企业为主体。我国大中型专业贸易企业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拥有较为丰富的国际市场营销经验和技能、长期经贸往来建立起来的稳定客户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销售机构和信息系统。

  第四种观点则认为,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应该是生产与贸易的结合体。这样可以把生产型企业的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生产及管理经验与贸易型企业熟练的营销技能、灵通的信息系统和销售网络及融资渠道有机结合起来。

  正确构建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首先必须认真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宏观政策因素,主要包括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等。国家政策必须有利于促进和保护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如日本的综合商社、韩国的大财阀,在其发展初期,都是置于企业政策扶持和保护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可以这样说,在当今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中,国家政策已经成为影响该国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中观行业因素,即寻找跨国企业部门或行业的生长点。跨国企业部门或行业生长点的选择必须能够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带来连锁驱动效应。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部门分布来看,欧美制造业跨国企业大多集中于机械、石油、化工、运输、电子和电器部门。这些部门总的来说技术密度高,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程度高,产品市场大,对国民经济具有良好的连锁驱动效应。

  (3)微观企业因素。现代跨国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从事跨国经营应当拥有特定的竞争优势。其中包括:技术优势,它又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优势,产品特异性表现出来的优势以及跨国企业比当地竞争对手具有优越的组织和管理技能表现出来的优势;市场结构优势,它主要是指跨国企业因为拥有研究与开发、市场的购与销、资金的筹与措等方面的经济性而表现出来的对市场的独占性优势;管理与创新优势,主要是指跨国企业所拥有的能促进企业跨国经营顺利发展或即使企业身处绝境仍能引导企业起死回生的卓越管理和创新才能(尼尔·胡德等,1992:57~60)。

  从中国现行国情考察,我国部分加工和制造业工业企业普遍具有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比较优势,基础相对较好,实力较强,且积累有一定的海外生产和经营的经验。目前国家产业政策又积极鼓励这部分企业发展海外经营和争取出口创汇,以带动和促进其它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将这部分条件较好的加工和制造业企业作为中国跨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基点,无疑是面对现实作出的正确选择。

  其次,借鉴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经营模式形成和发展的普遍经验,尤以下述两点对于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跨国企业在其发展的初期,都是先通过垂直的、水平的或斜向的合兼并发展成为企业集团,然后再发展成跨国企业。

  (2)在集团化的过程中,又都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生长,在集团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赖关系。

  可以这样说,当今世界上有实力的跨国企业,虽说从形式上仍有工业型、贸易型和金融型之分,但实际上都是大财团控制下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持股、相互渗透,集生产、金融、贸易、科研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国企业。为了有效地与国际垄断资本相抗衡,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跨国企业也必须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努力促进工、贸、金融企业联合与兼并,形成规模优势,保证中国跨国企业顺利和健康发展。

  最后,从中国跨国企业自身经营实践来考察,目前国内有三类成功的跨国企业。一类是生产型跨国企业,其中尤以首钢总企业为典型。首钢的跨国经营起步于1979年,短短十几年之后,首钢已经发展成为横跨16个行业24个省市自治区,有包括钢铁、矿业、电子、机械、建筑、航运、贸易、金融等9大分企业、105家大中型厂矿、41家国内联合企业、27家境内合资企业、18家海外企业、20多万职工、国内资产300多亿人民币、海外资产15亿美元在内的国内特大综合集团型跨国企业(柯吉轩,1995)。总结其成功的经验,首钢是通过以下途径走向跨国经营之路的。

  (1)以兼并促发展,寻求规模效益。1983年,北京冶金局所属17家黑色冶金企业划归首钢,为首钢的跨国经营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8年,首钢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企业兼并,这次并入首钢的有包括军工、电子、机械、造船等六个行业20多家企业。兼并后的首钢固定资产达98000万元,遍及10个省、市、自治区。

  (2)引进技术和设备,改造老企业。从1979年到1988年,首钢投入技术改造和建设资金共33.97亿元,完成了100余项重点工程的技术改造工作。其中,在100万元以上的45个项目中,有17项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完成的,例如首钢第二线材厂的高速线材轧机,就是从比利时引进的先进设备。该设备加上建设投资总计才8000万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仅8个月。投产第3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到1991年底该厂5年间共生产线材183万吨,创利税5.39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6.2,被国外冶金同行誉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线材轧机”。
(3)引外资兴科技,开拓国际市场。首钢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始终把振兴科技放在工作首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升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市场,例如1991年6月,首钢电梯厂生产的T75、T89、T127三个型号电梯导轨,通过了国际电梯行业权威组织英国BS标准认证。1992年3月英国《电梯世界》杂志首次向全世界介绍首钢电梯产品,同时首钢电梯厂被列入“电梯世界名录”。由于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目前即使是西方著名的电梯厂如芬兰“康尼”、日本“东芝”、韩国“东洋”等也前来抢购首钢的电梯导轨,产品供不应求。

  (4)大胆向海外投资,促进跨国经营向纵深发展。1988年7月,首钢购买了美国麦斯塔工程设计企业70%的股份,控股金额达340万美元。麦斯塔是国际上著名的冶金机械设计制造企业。首钢对麦斯塔的直接投资使我国钢铁工业首次获得了国外先进的轧钢和连铸技术。首钢可以直接使用该企业的850份图纸和缩微胶片、46个软件包、41项专利技术和两个注册商标。这种技术密集型投资,增强了我国在重型冶金机械设备方面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提升了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1992年10月,首钢又与李嘉诚出任董事长的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企业及加拿大怡东集团联合收购了香港东荣钢铁集团有限企业,这次收购首钢总投资2000余万美元,控股达5.1%。

  另一类是专业贸易型跨国企业。其中尤以中国化工进出口总企业为典型。中化企业是1987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外贸企业跨国经营综合承包试点单位的,短短几年历史,它就发展成为一家在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子企业和各类机构62个,营业额达37亿美元,总企业派出人员200余人,雇佣当地职工860人,集贸易、生产、金融、保险、航运、加油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中化企业还是美国(财富》杂志1992年公布的全球500家最大的跨国企业中被人选的两家中国跨国企业之一。中化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得益于其“三转三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实施(中国化工进出口总企业战略室,1991:273-283)。

  (1)由进出口贸易向国际贸易转变。例如通过开展以中东迪拜原油、阿曼原油、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为主的持仓买卖、差价买卖、套期保值等期货贸易,把摩洛哥磷酸盐转口到芬兰、加工后再卖到第三国,把伊朗原油、阿联酋成品油转口到其它国家等转口贸易,以及用原油换化肥、用原油换成品油等易货贸易,初步改变了传统的进出口贸易模式,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2)由商品贸易向多功能经营转变。首先是向国内外生产领域投资。在国内,如与有关部门在大连兴建了一座年加工量500万吨的现代化炼油厂。在国外,如1988年中化企业购买了美国海岸企业太平洋炼油企业的一半股权,成立了太平洋炼油企业,1989年3月,中化企业又利用外资在美国购买了磷矿和磷肥厂,组建了美国农化企业。此外,中化企业还引进外资在上海外高桥、舟山、海南等地合资兴建了码头和油罐区,并在海外建立了独资航运企业,经营船队达100多万吨。其次是向高科技领域投资,与科研单位紧密联系合作,选择一批有发展前途的高科技项目,组织力量进行联合攻关。第三,结合国内外大中型项目的投资,中化企业还积极开展借贷、担保和少量外汇交易等金融方面的业务。从而基本上实现了由商品贸易向多功能经营的转变。

  (3)由中国的对外贸易企业向跨国企业转变。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化企业除在本部建立起中化国际石油企业、中化国际化工品有限企业、中化塑料有限企业、中化国际仓储运输有限企业、中化国际广告展览企业、中化财务企业、国际石化贸易研究所外,还在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子企业和各类机构62个,其国外资产额、销售额、产值、利润已经超过整个企业的25%以上,基本形成一个以总企业为核心的综合性、多功能、集团化跨国企业。

  第三类是金融业跨国企业。如中国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企业等都是我国金融业出色的跨国企业。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企业为例,中信企业成立于1979年,开创初期即注重发展实业,广泛投资于能源、钢铁、冶金、矿产、建材、化工、轻工、纺织、机电、房地产、交通运输、通讯和高科技产业,同时十分注重金融业务的开拓。中信实业银行是一家开展国际国内多种金融业务的综合性银行,在国内设有5家分行,在海外收购了香港嘉华银行,还与日本奥力可思股份有限企业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专营金融租赁业务的合资企业。1986年9月,该银行出资4700万加元购买了加拿大塞尔加纸浆厂50%的股份;1991年调整后,又出资3亿5千万加元,仍占股50%。1988年秋,该银行又投资购买了加拿大圣丹斯锯木厂74%的权益,成立CMW企业,该企业经营的产品畅销北美、欧洲、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到目前为止,中信企业共拥有12个直属子企业、5个直属地区子企业、6个下级企业、5个直属海外子企业和1个下级海外子企业,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大型集团跨国企业之一。

  综上所述,按照跨国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我们应选择那些既拥有特定的竞争优势,又能够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带来连锁驱动效应且国家宏观政策保护和鼓励其发展的企业,优先发展成为跨国企业;借鉴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形成和发展的一般国际经验,实行联合兼并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生长。综观中国跨国企业自身发展的成功经验,无论是生产型跨国企业,还是贸易型跨国企业,或是金融型跨国企业,结果均殊途同归,都发展成了集生产、贸易、金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型跨国企业。由此勾画出中国跨国企业经营模式的基本框架是:选择一批实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型加工制造企业或企业集团,以之为依托,以各种形式的企业兼并和股份化为手段,形成集工业、贸易、金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集团企业,以之作为中国跨国企业生长和发展的基点。这是中国跨国企业面对国际形势和中国具体国情作出的理性和正确选择。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