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能给企业注入活力,给企业带来有形和无形的、经济和社会的效益,成为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效益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创造的所有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综合。企业文化理念则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本文就企业文化理念的个性化特征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个性化特征是企业文化理念的生命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理念的集中反映,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应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应有自己的特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企业文化理念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的作用,对经营业绩、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着。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有不少企业相继开始了企业文化的探索和应用实践,其中不乏成功者。电力系统也早在1984年就开始了企业文化的研究,并在征集班组格言的基础上提炼出”团结、奋进、服务、奉献”的企业精神。然而,这个企业精神仅仅热闹了一阵子,除了充当一个时段内的标语口号外,就偃旗息鼓、马放南山了。原因之一,与其非个性化表达不无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有相当多企业的企业精神,通常表现为只有共性而无个性,缺少独有的魅力和个性化的表达。只要有心出去转一转,”团结、拼搏、服务、争先”,”求实、进取、奉献、创新”等雷同的企业精神充斥眼球。若看不到单位铭牌,你就根本搞不清楚哪是企业、机关还是学校。
企业精神必须个性化,无个性的企业精神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所以,从此意义上讲,个性化是企业文化理念的生命。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每个企业都应该有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精神,并能够形象地表现出来。好的企业精神能够体现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思想境界。它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显然,一个缺乏个性、人云亦云、远离本单位特点的企业精神,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更不可能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一个不能唤起员工群体意识的企业精神是很难显现其生命力的,因而也只能是短命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们对企业文化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文化的创立和培养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我国企业已经经历了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生产,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从生产经营型到资本经营型的三次飞跃,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了向知识经营型过渡的第四次飞跃。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已成为企业创造实际效益的巨大动力。可以断言,谁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谁就有可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精神的个性化表达并不排斥企业精神必须具备的共性特征,这个个性化是建立在共性化的基础上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没有共性就无所谓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辨证统一。
二、个性化特征源于对企业自身个性化特点的提炼和概括
提炼和概括出具有个性特征的企业精神,是我国许多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往往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成了所有企业通用的、共用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在企业特有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企业文化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的个性化,企业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别,管理手段和经营思想也不可能是统一的模式,道德价值观的水准和程度也不尽相同,员工素质也有高有低,每个阶段的经营目标也不一样,这些都是企业自身客观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同样也是提炼和概括企业精神时必须考虑的个性化的特征因素。不同企业的特点和个性,也不可能都是一样的。所以,从此意义上说,企业精神的个性化特征又来源于对企业个性化特点的提炼和概括。
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内部员工群体心理定势的主导意识,是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源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之中,与生产经营活动密不可分。企业精神总要反映企业特点,不仅能动地反映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本质特征,而且还要鲜明地显示企业的经营宗旨和发展方向,并能够较深刻地反映企业的个性特征和它在管理上的影响,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企业精神必须具有独创性,这种独创性也是个性化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企业精神是企业现实状况的客观反映。只有能够准确地反映本企业现实的企业精神,才最具有个性的魅力,才能起到指导企业实践活动的作用。企业现实状况、现存生产经营方式、员工生活方式是企业精神的最根本的特征,离开了这一点,企业精神就可能出现雷同,就会失去了相应的活力,也就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电力行业随着公司化、市场化的运营,电力监管这部分的职能交由各级企业承担,其职能主要转变到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上来,因此,供电企业不但具有一般社会公益服务性行业的共同点,同时又必须体现行业本身的个性特征。安全、经济、多供、少损,是计划经济时期供电行业追求的管理上的最高境界。但是,企业走向市场以后,随着行业垄断的逐步弱化,服务性职能的加强,其社会公益性的特点却不彰显。江苏省电力公司将”竞争求发展,创新当先行”作为企业精神,较好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但是,铁路、煤碳等企业都能用,显然,又缺少了点个性。再则,各个企业的成长历程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企业个性。即便都是供电企业,其企业的发展状况也不都一样,所以,企业精神也可以不尽相同。因此,在提炼和概括本企业的精神时,要将企业的个性尽量地表现出来,形成自己的特色,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有时一个好的企业精神,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够形成。
三、个性化特征的形成条件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一员,企业文化理念,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而且还通过它所塑造出来的员工,对社会产生间接影响。企业文化理念也要有企业的个性化特征。但是,我们所讲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条件的,必须体现个性和共性的统一。这种个性和共性的统一,首先必须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的一般特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反映时代的发展趋势,顺应社会健康进步的潮流,并且遵纪守法,按章纳税,按照社会需求组织生产等;同时又要体现行业特点,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从事什么产品的生产或经营的,或者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再一个就是要有本企业的个性,这种个性应该表现为同一行业中甲企业与乙企业之间名称上的不同以外的区别;除此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个企业文化理念能对该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对社会的文明进步起促进作用。”装点人生,服务社会”是宁波雅戈尔集团的企业精神,它好就好在既有服装生产行业的特点,又有独具的文化魅力和丰厚的价值、道德内涵。
企业文化理念的个性化特征的形成也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其个性的形成必须是建立在对共性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并在共性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
有的企业精神的个性化特征的形成之初并非表现为企业的个性特征,而是由它倡导的和实际行为的一致性后天形成的。中国海尔集团”真诚到永远”的企业精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显然,从字面上理解,”真诚到永远”仅是个企业对客户的承诺而已。但是,海尔人用行动兑现了对社会的承诺,打造出了优质的服务品牌,用真诚到永远的理念铸就了社会公认的海尔精神。
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能够认识周围环境及其变化,更应该善于根据环境变化的规律,及时调整企业的行为,以充分发挥企业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地创造性地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江苏省电力公司企业文化理念》正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产物。从总体上说,她是江苏省电力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经营方法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是一个适合江苏电力发展现状的比较好的企业文化理念系统。
企业文化理念的优劣,不仅在于其是否具有个性化特征,更在于其是否便于实行。社会公众的评价和认同也很重要。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在社会上有一个好的口碑,其决定性因素就在于其理念是否符合公众对它的期待,以及企业是否真心实意去落实。
四、个性化特征的两种特性
企业文化理念的形成过程呈阶段性和渐进性的特点,一个好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精神的形成有的往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必须经历一个不断接受实践检验,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企业精神是对员工中存在的现代生产意识、竞争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以及企业理想、目标、思想面貌的提炼和概括,这种个性化特征一经确立,无论从其反映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看,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成不变的,不断变化着的形势又不可能允许一个企业以一个固定的标准为目标。竞争的激化、时空的变迁、技术的飞跃、观念的更新、企业的重组,都会迫使企业作出与之相应的反应,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这便是它的动态性。因此,它的稳定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它的变化是绝对的、永恒的,是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从根本上说这种发展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个性化特征的变化方面。也正是由于这种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促使企业精神不断趋于完善。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包括产品的创新、市场的创新、企业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创新,而所有这些创新,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学习型理论,企业再造理论等都已证明,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制度创新首先来源于管理思想和文化的创新,只有不停顿的思想、企业文化的创新才能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时代潮流。企业文化理念创新的根本任务在于不断研究其个性化特征,提炼和概括出适应时代特点、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精神来。一方面,要善于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但绝对不是照搬;另一方面,要把我们自己企业的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中创新,完成不同文化理念的对接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