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漂亮、善良,已经在为公司做一些事儿。”谈起女儿刘畅,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的眼中闪烁着父亲的骄傲。借着“两会”机会与媒体沟通已经是刘永好多年的惯例,而今年不同的是,刘永好身边首次出现女儿刘畅的身影。刘永好曾经为刘畅定下“十年内不见报,不上媒体,平静生活”的规矩,而刘畅在此时的出现,让新希望集团的“接班”问题重新甚嚣尘上。
对于新希望集团这个年销售额超过600亿,相关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的庞大企业集团,它的“接班”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不过,过去的许多年,在刘永好刻意地保护下,刘畅一直处于媒体聚光灯之外。而刘永好家中另一个更不为人所知的人物则是刘畅的弟弟——这个在刘永好传记《藏锋》中被称作DD的90后小男孩。
被问及“接班”,刘永好谈了自己的三点看法。首先,女儿在成熟在长大,也有自己的想法。接班不接班有她自己选择的权利;第二,新希望集团已经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单靠一个人是不够的,而是需要有大批优秀的经理人;第三,企业要发展就要做到适度的两权分离,要走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和严谨的道路,而这不是一个人就能定下来的。
实际上,刘永好已经在为新希望的顺利交棒而做准备。
就在去年,新希望启动了整体上市计划。新希望集团将山东六和、新希望农牧、枫澜科技等总估值达77.95亿元的优质农牧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同时剥离业绩欠佳的乳业和房地产业务合计7.53亿元资产。目前,新希望集团的整体上市已经获得了绝大部分股东的同意,目前正在证监会报批。如果通过,这将是中国民营企业整体上市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虽然,刘永好表示,新希望整体上市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避免同业竞争,满足证监会要求。但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刘永好希望的新希望集团能够在整体上市之后,向更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迈进的愿望。
作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代表,刘永好切身经历了中国民营经济的种种变迁,也亲眼目睹了众多民营企业的浮浮沉沉。
刘永好注意到这样一个变化,过去,民营企业命运与创始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三株、德隆,不胜枚举,均“机毁人亡”。但最近几年,民营企业与创始人之间却做到了“人机分离”,如创维、物美,即使创始人因种种原因离开经理人的位置,而企业仍能继续成长。刘永好总结,能够“人机分离”的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上市公司。或许在刘永好看来,当公司的制度完善,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制度的保障下合理分离,刘畅接班或者不接班已经不是重要问题。
但考验民营企业的不仅仅是谁来接班,还有如何接班。虽然刘永好一直在努力打造新希望的经理人队伍,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但如何做到他所提到的“适度”,这可能是考验刘永好的大问题。
就在几天前,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家族与经理人陈晓之间的斗争,最终以陈晓的出局而尘埃落定。中国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一个年轻的群体,对于这些创业者、企业家,企业的传承是他们不曾经历的问题,而家族成员与经理人之间的博弈,也将伴随民营企业未来的成长之路。黄光裕家族与陈晓的纠葛其实暴露了这样一个问题:家族成员和经理人之间如何“适度”分权?
在这个方面,中国民营企业可以向德国企业学习。
比如在化工和制药领域知名的默克集团,实际上是一家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默克集团已经在德国法兰克福上市,但是默克家族的150名持股人仍然通过伊。。默克公司持有默克70.3%的股份。但是,所有家族成员并不亲自参与默克集团的日常管理,而是通过家族会议形式选出4名家族成员代表在上市公司的监事会中,代表150名家族成员参与公司管理。
其实就像刘畅所说,“我不认为我是唯一一个能够担起这个大任的人,但我绝对是最忠心、最由衷想把这个事业做大做好的人,我希望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在这个企业里守护着它,做出自己的一份力。”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所有人与经营者之间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但也就是这个“度”,将继续考验刘永好以及其他民营企业的创始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