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昨日在北京参加“中国养老金峰会”时称,由于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高峰缺乏准备,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可持续发展保障不足等缺失。
今年将定办法助地方做实养老保险基金
从长远看,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或许存在可持续性上的风险。胡晓义说:“当前,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总体上仍只是满足现收现付的当期需求,对于正在到来的老龄化高峰的挑战,我们还缺乏充分的政策和资金准备。”
近年来,中国老龄人口日益增长,截至去年,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近1.6亿人。当西方能够“先富后老”、可以从容应对老龄化难题时,中国民众却不得不面对“未富先老”的窘迫局面。
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规模日益扩大,截至去年底结余超过1万亿元,但保值、增值的渠道比较狭窄。胡晓义说:“我们在强调‘资金安全第一’原则的同时,在利用市场和社会资源方面的政策上显得还不够充分。”
他表示,今年国家将制定地方做实养老保险基金账户的投资管理办法,在加强监管、降低风险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将探索给予城镇无收入老年人养老补贴
不过,可持续发展还不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紧迫的事务。在胡晓义看来,保障方面的公平不足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
当前,中国的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老年人至今未被纳入养老保险制度,而在已经得到制度安排的不同群体之间,“保障水平落差也比较大,企业的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同类人员之间,养老金差距比较大,这始终是社会诉求的热点之一。”胡晓义说。
胡晓义透露,在保障公平方面,人社部制定的6项近期工作任务中,第一条便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
他表示,官方还将探索对城镇无收入老年人给予养老补贴,从而向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目标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金融危机:中国社保改革的契机
尽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以至于中国企业出台规定,允许相关困难企业延缓缴纳一些类别的社会保险,但胡晓义表示:“越是在经济波动的时期,对社会保障扩大覆盖和提升水平的呼声就越高,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安全网、减震器的作用就会体现得更充分,企业介入的决心和力度也会越大,这往往酝酿着社会保障变革的契机。”
他举例说,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受亚洲金融(2.14,0.05,2.39%)危机冲击最严重之时,官方提出并落实了“两个确保”(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民营企业家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的重大社会保障政策,从而开启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新一轮的改革。
胡晓义表示,伴随着危机的扩散,以及相关对策的出台,社会财富必将进行重新分配。而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多向低收入者倾斜,有利于合理调整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